社會調查是壹個好的了解方式。下面是為您帶來的?高中生社會調查報告?,謝謝閱讀。
篇壹:高中生社會調查報告20XX年7月22日到27日,我作為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青年誌願者服務隊的壹名成員,跟隨服務隊在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進行了為期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下鄉"期間,我無處不感到鄉親們的熱情樸實和村裏孩子們的天真好學。而最讓我感動和欽佩的還是村領導班子兢兢業業的實幹精神。
這還得從開始住進周家村村委大院說起,乍壹看,簡簡單單的院落,兩排瓦房相對排開。我當時就在心裏犯嘀咕:這個村壹定很窮,至少不會很富裕,要不,有哪個稍微富裕的村委不建座氣派的樓房來撐撐場面啊!然而,之後的所見所聞卻讓我改變了這種想法。
先是與村支書的壹次聊天,聽周支書說,這滿村上下房前屋後,見縫插針栽的可不是壹般的樹,那可是咱老百姓的壹片不大不小的搖錢樹啊。原來早在前幾年村委壹班人就商量著要為老百姓栽壹些經濟效益高的果樹,於是他們買來了幾千株柿子樹苗。現在,村裏***有5000多棵現在掛果的柿子樹,平均壹棵柿子樹壹年就可創利200多元呢!
這些果樹有村裏統壹采摘,統壹銷售,售後的收入根據各家住房周圍的樹木比例分配到各家各戶,僅此壹項就給老百姓增收不少。說到這些周支書的眼睛裏漾出了陣陣喜悅,說到這田間的農作物,他更是激動不已,喜的合不攏嘴了。前年,村委壹班人出馬,給村民們聯系了為南韓壹家公司育種的活計。現在全村的育種田已經達到100多畝,而農民的收入更是因此而上了壹個新臺階。剛開始聽周支書這番話,我還真有點半信半疑。而7月26日,我們深入到農田進行調查,眼前的事實不禁讓我被這個村的經濟發展由衷的折服了。我跟壹個同學去詢問了壹位農家大嫂,據她說,他們家,三口人,壹年下來僅僅是農作物的收入就有兩萬多元。而且村裏其他家庭的收入也都很高,有的家庭有大棚,有的家庭養牛養雞。另外,村裏還有800畝,村委為此專門為煙民們投資24萬元建起了烤煙房。總之,各家都有自己的發財經。這位大嫂最後告訴我們?quot;這都是俺村裏幹部領導有方,給我們聯系那麽多致富方法,還得感謝他們啊!"從她充滿希望的眼神中,我才體會到,原來這個村的領導班子是壹個受老百姓愛戴,踏踏實實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好班子啊。
村領導管理有方,不僅表現在經濟發展上,其他的方面也是從來都沒有放松過。先說這個村裏的治安,村委壹班人早就制定了壹套村規民約,凡是有違反者,都要照章處罰。村民們都覺得鄰裏鄉親吵吵鬧鬧,丟人不說還要受處罰,還得耽誤精力,實在不合算。所以,這個村現在可以說是安寧無事,聽村裏壹位老大爺說,村裏這幾年沒有發生過壹件刑事案件,民事糾紛也很少,就連鄉親們之間小吵小鬧也很少聽說。村裏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毫不含糊,就說村裏這十幾條平坦的大街吧,周支書說,以前村裏是壹片片的坑窪地,壹到下雨天啊,這街上就成了大水塘。平時老百姓推個車子,走個夜路都難啊,1992年開始,村裏決定在全村修十幾條主要街道,以方便村民。這樣,原來的溝坎才被墊平了,而且道路兩旁都修建了排水渠道,無論多大的雨都能保證排水暢通了。村裏還十分重視教育的發展,投資三十多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幼兒園和小學。小學曹校長介紹說,全村學齡期孩子沒有壹個輟學或退學的。看著孩子們坐在寬敞舒適的計算機房裏上課,我不禁從心裏有幾許羨慕他們能在這樣的環境裏學習,畢竟不是每壹個農村孩子都有機會的。
篇二:高中生社會調查報告調查目的:
時下,高中生通過利用課余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壹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高中生打工的惟壹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
調查對象:
在校高中生,而高中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高中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高中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高中生30名,分別分為高壹10名,高二10名,高三10名。
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通過對高中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麽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30份,收回有效問卷30份。(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詳見附錄)
調查結果:
從調查中發現,許多高中生都認為兼職是高中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麽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從調查中數據顯示,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願意參加社會實踐打工的活動。
調查結果分析:
當代高中生與以往的高中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誌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高中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註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高中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高中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結論與建議:
這樣可以使同學在實踐中更好的認識國情,貼近社會,從而確定比較正確的人生前進方向。作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導大學生將強烈的使命感轉化為學習、服務、實踐、奉獻等實實在在行動,把行動變為責任,將會使大學生在人生軌跡上樹立起更高的起點。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應該說不僅有助於他們較快適應、融入社會,同時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
我特別推薦
我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