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祭奠逝者的詩詞

祭奠逝者的詩詞

祭奠逝者的詩詞如下:

1、適見葉蕭條,已復花庵郁。帳裏春風蕩,檐前還燕拂。垂涕視去景,摧心向徂物。今悲輒流涕,昔歡常飄忽。幽情壹不弭,守嘆誰能慰。——江淹《悼室人詩》。

賞析:這首詩是壹首典型的傷春悲秋的之作。作者以細膩有致的筆法,描繪了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色,以及由此引發出的對亡妻的思念之情。

首聯“適見葉蕭條,已復花庵郁”,作者從葉的蕭條和花的茂密對比中,開篇就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將人引入壹種悲涼的氛圍之中。接下來“帳裏春風蕩,檐前還燕拂”,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與前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然而,作者筆鋒壹轉,由景生情,從美好的春景中引出對過去的思念。“垂涕視去景,摧心向徂物”,作者以垂涕、摧心的描述,表達出對逝去時光的強烈感懷和無奈。“今悲輒流涕,昔歡常飄忽”,更是直接表達出作者對過去歡愉的深深懷念和遺憾。

同時,在這春日裏,作者也寄予了對亡妻的深深思念。“幽情壹不弭,守嘆誰能慰”,詩人孤獨遊春,思今念昔,卻只是獨自嘆息,無人可以安慰。這種深深的悲傷和無助,讓讀者也感到壹種深深的惋惜和遺憾。

整首詩情感深沈,悲涼中帶著壹絲優美,是對人生、對愛情、對時間的深深思考和感慨。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描繪,將這種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讓讀者在閱讀中深感其情感的真摯和深沈。

2、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白居易《夢微之》。

賞析: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悼念詩人元稹之作,抒發了兩人對彼此的友誼與懷念,以及他們所處的時代的不幸。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首句寫兩人夢中相會,夢中攜手同遊,醒來時淚水已經沾滿了毛巾。 “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宿草八回秋”,這壹聯寫自己身體已經衰弱,數次生病,而鹹陽的野草已經枯黃了八次,歲月已經無情地流逝。?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壹聯寫元稹去世後埋在地下,而自己頭發已經變白,仍然留在人世間。“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最後壹句寫韓愈和阿衛也相繼去世,而自己還在人世間,不知道他們在黃泉之下是否知道?

這首詩寫出了白居易與元稹之間的深厚友誼,以及他們所處的時代的不幸。詩中充滿了悲涼的氛圍,表達了詩人深深的懷念和無奈。

3、行年三十已衰翁,滿眼憂傷只自攻。今夜扁舟來決汝,死生從此各西東。——王安石《別鄞女》。

賞析:這首《別鄞女》的詩是王安石在三十歲時,痛失愛女後所作。詩中描繪了壹個晚秋肅殺、淒涼的圖畫,也表達了他悲傷中的思念與憂慮。

“行年三十已衰翁,滿眼憂傷只自攻”,這裏可以看出,雖然王安石年紀輕輕就已經是知縣,但是生活的壓力和失去愛女的痛苦讓他的面容迅速衰老。“衰翁”壹詞不僅指他的外表,更是指他的內心狀態——悲傷和憂慮充斥著他的心靈,只能獨自承受。

“今夜扁舟來決汝,死生從此各西東”,這裏王安石用扁舟來表達自己要去尋找愛女的決心。而“死生從此各西東”則表現了他深深的哀痛和無奈。生與死,從此將他們分開,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這是他與愛女的最後壹次見面,之後他們將永遠不能再見。

詩中,王安石用深情的文字表達了對愛女的思念和不舍。他的情感在詩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他作為父親對女兒深深的愛。

盡管痛苦難以言表,但他仍然保持著理智和清醒的態度。他知道,過度的悲傷只會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他選擇以壹種冷靜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也讓我們看到了王安石的另壹面——他不僅是壹位有著堅定信念的政治家和改革者,更是壹位深愛女兒的父親。在他失去愛女的痛苦中,我們看到了他的柔情和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