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詐騙與欺騙的區別

詐騙與欺騙的區別

詐騙與欺騙的區別如下:

1、目的不同,詐騙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民事欺詐的直接目的是與對方當事人簽訂合同,最終目的是通過履行合同獲得經濟利益;

2、手段不同,民事欺詐只有輔助欺騙行為,詐騙有核心欺騙行為。民事欺詐行為人實施的欺騙行為是訂立合同的輔助手段,可稱為輔助欺騙行為,行為人與他人簽訂、履行合同本身不是欺騙;

3、法律關系不同,民事欺詐的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合同關系,詐騙行為人與對方當事人之間不因詐騙行為而形成合同關系;

4、民事救濟的可能性不同,因民事欺詐造成他人經濟損失,被欺詐的壹方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途徑獲得救濟。詐騙行為人非法占有他人財物往往采用隱匿身份、住址等方式致使雙方不能形成民事法律關系,被害人無法通過民事訴訟途徑主張權利;

5、法律後果不同,詐騙行為應受法律制裁,民事欺詐受民法調整。

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

2、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3、本罪的主體為壹般主體;

4、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

綜上所述,從法律的角度來說,欺騙是民事違法應該承擔民事責任的情形,而詐騙是行政甚至是刑事違法應該承擔行政和形式責任的行為。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之公私財物的行為。民事欺詐行為則是指在民事活動中,壹方當事人故意以不真實情況為真實的意思表示,使對方陷於錯誤認識,從而達到引起壹定民事法律關系的不法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壹,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