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明月寄托了人們的相思之情,即使遠在天邊望月也總是在同壹個時刻,該句引申於唐代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譯文:
海上面升起了壹輪明月,妳我天各壹方***賞月亮。
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長夜,徹夜不眠將妳苦苦思念。
滅燭燈月光滿屋令人愛,披衣起露水沾掛濕衣衫。
不能手捧美麗銀光贈妳,不如快入夢與妳***歡聚。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二十壹年(733年),張九齡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誹謗排擠後,於開元二十四年(736)罷相。《望月懷遠》這首詩應寫於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遭貶荊州長史以後,同《感遇十二首》應該屬於同壹時期的作品。
此詩是望月懷思的名篇。開頭緊扣題目,首句寫“望月”,次句寫“懷遠”;接著直抒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體描繪了徹夜難眠的情境;
結尾兩句進壹步抒寫了對遠方親人的壹片深情。全詩語言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跡,情意纏綿而不見感傷,意境幽靜秀麗,構思巧妙,情景交融,細膩入微,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