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基辛格《論中國》為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基辛格《論中國》為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了解中國的商界、文化界人士有自己的關註,不刻意強調洞察時空的眼界和胸懷國家利益的站位。身兼“高級官員、信使和學者”多重身份,基辛格的確是壹個擁有獨特地位的中國問題專家,他的《論中國》壹書再次牽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為數眾多的中國問題專家中,壹部分人對中國的了解越多,越是反華。另壹部分人則是因為了解而更加理解,由於理解而漸有感情。基辛格顯然不屬於前壹類。不過,誠如基辛格在《論中國》壹書序言中所說,他“終生都在從美國人的視角反思如何締造和平”,可謂地道的美國國家利益捍衛者。加之精於制衡外交、憂患權力轉移、註重意識形態,他對壹些問題的看法或分析難免粘上“美國中心主義”或“西方中心主義”痕跡。比如從兩種世界秩序觀的角度解讀鴉片戰爭,從中蘇領導人博弈的視角分析朝鮮戰爭等,就無法令中國讀者信服。而為使自己的觀點站得住腳,有時不惜引用未經證實的談話記錄,這無疑影響到觀點的可信度。至於從幾本暢銷書中得出中國媒體和精英信奉“必勝主義觀”這樣壹個結論,同樣值得商榷。

基辛格對中國的看法首先在於理解中國的獨特性,並以此為切入點闡釋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認識中國的人物與事件,把握中美交往的分寸和節奏。書中以“圍棋與國際象棋”來對比中西方戰略思維、軍事理論的差異,頗為傳神;不時流露出對毛澤東“隱喻式”談話風格的欣賞,亦得益於能“進入中國人的思維”。而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認識中國和中美關系,正是當下很多美國政客、學者所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