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社區特色工作總結

社區特色工作總結

 社區特色工作總結,要把社區壹個時間段的情況進行壹次全面系統的總檢查、總評價、總分析、總研究,以下是我整理的關於社區特色工作總結的文章給大家閱讀。

 壹《社區特色工作總結》部門工作總結

 (壹)、加強黨組織在社區的領導核心作用,促進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公司***建社區。

 社區黨委和社區居委會班子成員,團結務實,堅強有力。

 在新形式下,兩委班子不斷拓展工作思路,加強社區群團及民間組織的建設,成立了以?社區好鄰居同樂會?為主導的社區民間組織,充分發揮好?新園社區議事協商會?、?新園社區社會工作站?、?新園社區為民服務代理站?的作用。

 並且,針對物業管理小區,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引導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充分履行職責,促使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三方關系協調,***建社區。

 (二)健全制度,不斷提升社區規範化建設水平。

 不斷鞏固提高社區黨組織在社區建設中的領導核心地位,嚴格落實決策議事、三會壹課、民主評議、黨務公開、黨員聯系群眾、服務承諾等黨內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深入開展樓組黨建活動,利用社區遠程教育網絡,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培訓。

 使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為和諧社區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在日常工作中,嚴格落實?三公開壹監督?、?三會?等工作制度,堅持社區重大事務由社區公***事務協會民主討論,經社區居民代表大會決策。

 對居民關心的熱難點問題,及時采取?民情懇談會?、?矛盾協調會?事務聽證會?等形式進行協商解決。

 (三)關註民生,積極拓展為民服務新領域。

 因地制宜,開通了幼兒接送車、社區班車,開辦了?四點半小學校?、?社區紅十字小課桌?,開展了家政、房屋中介、家電維修、法律咨詢等壹系列的便民服務活動。

 開通了e城通交費服務系統,較好地解決了社區居民交費難的問題。

 成立了社區老年人關愛團,義務為老年人提供讀報、交納水電費等服務。

 聯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設立了家庭病床,方便老年人就診,深受社區居民歡迎。

?

 (四)突出創新,努力探索和諧社區建設新途徑。

 鼓勵居民參與社區工作,在全區成立了第壹個社區?好鄰居同樂會?,設立了好鄰居順風車站,以活動為載體,積極培育居民的社區意識,提升了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調動了廣大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

 對社區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今年,在區民政局和洛陽路街道的支持和指導下,率先成立了?新園社區社會工作站?,探索運用專業社會工作手段開展社區社會工作,提供專業社會工作服務。

 積極探索社區誌願者參與社區建設的有效方式,現已組建各種誌願者隊伍20支,社區誌願服務與社區工作實現了有效銜接,形成了良性互動的工作格局。

 (五)、根據社區實際,推進社區建設全面發展

二社區特色宣傳工作總結

 1、有領導重視

 民建中山市宣傳工作專委會在民建中山市委領導下,開展工作。

 民建市委會安排蘇石華委員與趙龍山委員分管協調專委會工作。

 民建市委會主委吳建新帶頭撰寫政論文章,陳月榮副主委大量撰寫民建理論與實踐文章,為民建中山市宣傳工作專委會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2、有制度保證

 在2011年,民建中山市會就制定了《民建中山市宣傳工作專委會工作制度》,2011年,在民建中山市委的領導下,對此制度進行了修訂,設立了《民建中山市委會宣傳和理論研究工作專委會工作制度》,公開發表在《中山民建》2011年上半年合訂刊(總第20期)上。

 3、有工作平臺

 民建中山博客網站,《中山民建》為我們會內的新聞報道發表、民建理論與實踐、民建中央與民建省委征文等文章有快速發表的平臺。

 好的文章,我們再向民建省委與民建中央有關媒體報送。

 4、有會員參與

 民建會員積極參與寫稿是民建中山市宣傳工作的關鍵。

 壹年來,會員中,***有22位民建會員***撰寫各類稿件140余篇次。

 這其中既有吳主委的文章,也有老會員李國瑞、麥秀梅的文章,還有剛入會不久的潘文傑、萬偉平等新會員寫的文章。

 會員廣泛參與宣傳寫稿的大好局面已基本上形成。

 5、有成果?數據?

 據11月份統計,不到壹年,民建會員在中山政協網站發表政論文章與新聞稿件,達20余篇;在民建廣東省委刊物與網站上,發表文章19篇;特別令我們值得驕傲的是,有17篇政論文章或新聞登上了民建中央網站,擴大了中山民建在全國的影響。

 新的壹年,相信在各位會員的***同努力下,我們民建的宣傳工作,會更上壹個新臺階。

 三社區黨建特色工作匯報

 ?哈密市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匯報材料

 哈密市轄18個鄉鎮、5個街道,92個行政村,29個社區。

 總人口42.05萬人。

 下設5個街道黨工委,1個社區黨委,3個社區黨總支,25個社區黨支部,43個?兩新?組織黨支部;有黨員12016名,其中街道社區黨員有2731名。

 哈密市作為自治區社區黨建工作示範縣市,在地委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始終以社區黨建工作為龍頭,通過抓規範、塑精品、創特色,努力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和-諧文明的新型社區,取得了顯著成效。

 壹、深化認識,夯實抓好社區黨建工作的思想基礎

 近年來,我們認識到要把哈密市建設成新型工業城市,維護社會穩定,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就必須高度重視社區建設工作,不斷改善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功能,從而為加快我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為此,市委在多次調研的基礎上,把街道社區建設工作作為鞏固黨在城市執政能力的基礎性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街道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黨建指導委員會,制定了社區建設三年規劃,提出用三年時間高標準、高起點完成社區硬件建設任務,形成以市委、政府牽頭抓總,各部門密切配合,各負其責,齊抓社區建設和黨建工作的整體合力。

 為進壹步開闊眼界、理清思路,市委通過選派街道社區幹部到外地參觀考察、跟班學習、掛職鍛煉的方式,不斷提高社區幹部的整體素質。

 2005年在市委的協調下,我市5個街道與烏市5個街道結成?友好街道?,多次互派社區幹部學習交流。

 今年元月,市委又專門選派街道社區幹部組成三個考察組,分赴湖北、甘肅、烏市、博州等地進行實地考察。

 市街道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在聽取考察匯報的基礎上,結合全市社區建設的特點,制定了《關於加強街道社區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今後壹個時期我市街道社區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辦法措施。

 目前,全市上下加強和改進街道社區建設工作的認識高度壹致,在5個街道、29個社區中形成了比、學、趕、超,爭當上遊的可喜局面。

 二、整合資源,為街道社區開展工作創造條件

 市委在社區建設中註重發掘、整合、利用區域資源,努力為推進社區建設和社區黨建創造條件。

 1、科學調整社區區劃,建設功能完善的社區陣地。

 市委從有利於社區管理、減少資源浪費的角度出發,制定了《哈密市城市街道社區規劃建設實施意見》,將原來的52個居委會整合為29個社區,同步設置了社區黨組織,將陣地建設納入財政預算和城區改造的整體規劃中。

 2004年,通過財政投入、調配土地資源與開發商合作,投資240萬元新建了麗園、東河區街道辦公樓。

 2004?2006年通過財政投入和爭取廣東援助,***籌集資金856萬元,新建了24個標準化社區辦公樓。

 協調吐哈石油基地無償將3個二層辦公樓提供給社區使用,剩余2個社區已動工新建。

 通過市財政投入、黨費撥付、轄區單位援助等方式籌措資金182.51萬元,為社區進行了統壹裝修,完成配套設施建設。

 同時將社區聘用工作人員的報酬由每月350元提高到500元,辦公經費由每年3000元提高到10000元,基本保證了社區工作的正常開展。

 2、整合利用人力資源,建設高素質的街道社區幹部隊伍。

 我們嚴格按照《黨政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程序和條件,註重把懂城市管理和城市工作的幹部選配到街道領導班子,2007年對5名街道黨政壹把手進行了交流調整,進壹步充實了街道班子的力量,改善了班子的年齡和知識結構。

 為了更好地發揮社區黨支部在社區建設中的戰鬥堡壘作用,我們把選優配強社區黨支部力量作為工作重點,結合社區黨支部換屆選舉工作,擴大了選人範圍,真正把政治堅定、公道正派、實績突出、善於做群眾工作和群眾公認的的幹部選進社區黨支部,

 ***選舉產生社區黨支部委員109 名,選舉產生書記 29名,其中大專以上學歷23名,占79.3%,中專及高中4名,占13.8%,平均年齡34.1歲。

 同時加大了社區黨支部書記交流輪崗的力度,通過環境和角色的互換,達到互學、互幫、互促的目的,不斷增強社區黨支部書記適應各種復雜環境、應對各種復雜問題和服務各類人群的能力。

 為適應社區資源整合、社區服務功能提升對社區幹部的新要求,我們按照社區管轄人口對社區工作人員職數進行了核定,社區人口在3000-5000人的按5名配備,5000-8000人的按8名配備,8000人以上的按10名配備。

 采取?癬派、留、聘?的辦法,從分配到鄉鎮村委會的大中專學生中選拔優秀幹部到社區工作,對壹時無合適人選的社區,從街道機關派有壹定工作經驗的黨員幹部到社區擔任黨支部書記,留用壹部分熱心社區工作,身體好,精力充沛的原居委會工作者,發揮好他們的幫帶作用,從下崗職工中聘用壹部分年輕工作人員充實到社區勞動保障站工作。

 目前全市***配備社區工作人員253名,其中具有幹部身份的社區工作者175名,占社區工作人員總數的69.2%,民-主選舉產生的30名,占11.9%,聘用的社區工作人員48名,占19%。

 35歲以下的有141名,占社區工作人員總數的.55.7%,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23名,占社區幹部總數的48.6%。

 三、完善機制,促進社區建設規範有序發展

 1、完善協調機制,***同推進社區建設。

 市委以?三級聯創?活動為載體,建立了市四套班子聯系點和社區建設工作例會制度,制定《關於進壹步加強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意見》、《各部門在社區工作中職責分工的實施意見》、《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職責》、《誌願者服務活動管理試行辦法》等相關文件,整體提升社區工作的水平。

 街道黨工委成立了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充分發揮黨建聯席會議和黨員服務中心的作用,加強對社區工作指導,定期組織轄區有關單位***商社區建設事宜,適時通報情況,交流經驗、研究解決問題,積極開展黨建工作示範社區標準化建設活動。

 社區成立了黨建聯席會,具體落實社區黨建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形成了市委領導,街道主抓,社區落實的三級社區工作機制。

 2、健全黨員經常性教育機制,激發黨員服務社區的熱情。

 壹是設立市、街道、社區三級服務中心(站)。

 紮實推進黨員承諾制的落實,組建各類黨員誌願者服務隊,為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服務社區搭建平臺。

 二是設立***產黨員接待站,實行黨員誌願者輪流坐班接待群眾來訪,開展法律政策咨詢、糾紛調解、青少年教育、扶貧救助等公益活動,及時反映社情民-意,解決社區居民的需求。

 三是劃分黨員責任區,設置樓棟黨員責任區公示牌,對直屬黨員實行全責管理,主動接受社區居民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