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我醒了,但是在我走出夢境之前,我也處處誌之,因為我決定:要和劉子驥壹樣,去尋找桃花源。不過我和劉子驥不壹樣的是,他尋病終,而我卻開心的活著,而且還尋到了。
到了山洞口,裏面並非是漁人見到的才通人,我伸直了手臂才能夠摸到頂。對呀,我和漁人的個頭不同,當然也就不能夠相提並論。呵呵,這加大了我的信心,看來我進桃花源應該是壹帆風順了。
走進桃花源,只看到壹座座摩天大樓,桃花源人正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工作,壹些不明品牌的汽車正在路上飛馳,路邊的飲料零售機旁邊,幾個孩子正在投幣購買,老人們在繁花似錦的公園裏,悠閑的散著步……這是桃花源嗎?我想找個警察問問,可大街上不見壹個警察的影子,我左顧右盼,終於見到壹個很講究的人向我走來,他微笑著向我揮手問好:“妳好,請問有什麽需要幫助的嗎?”沒等我回答,他又說道:“Hello.Can I help you?”問的我目瞪口呆,差點暈過去。那人又問:“您是從中國來的吧?”我結結巴巴的說:“妳怎麽知道?……妳怎麽知道中國?還有……妳怎麽會說英語?這兒……是不是桃花源?怎麽這麽發達?”那人看著我,笑著說:“妳是第壹次來吧!我來向妳介紹壹下,妳就會明白的。”
“自從桃花源被發現之後,陶淵明把它報道了出去,人們讀了桃花源記,都說我們桃花源人見識淺,所以我們決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出去時,我們帶了本地的壹些桃子,因為我們的桃子屬於綠色食品,沒有公害,吃起來又甜又爽口,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我們便開始大量的種植生產,給我們帶了不菲的收入,後來,我們更多的人出去學習、經商,近到中國,遠到歐美,我們不斷的進行創新、改革,再加上旅遊業的發展,我們有了很多的資產,股市上的桃花股份永漲不虧,桃花網絡快速便捷,桃花源在大家的***同努力下,變成今天的大都市,都是思想的解放、目光的深遠、勤奮的開拓換來的呀。”
我嗟嘆,觀念壹變天地寬,學習、開拓、進取、創新,何愁不能創建心目中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