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童話故事》中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童話故事》中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狐假虎威、邯鄲學步、守株待兔、掩耳盜鈴、望梅止渴 。

1.狐假虎威

讀音:hú jiǎ hǔ wēi

釋義:假:借。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處:《戰國策·楚策壹》:“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2.邯鄲學步

讀音:hán dān xué bù

釋義: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出處:《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余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3.守株待兔

讀音:shǒu zhū dài tù

釋義: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出處:《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壹個農民,看見壹只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4.掩耳盜鈴

讀音:yǎn ěr dào líng

釋義: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5.望梅止渴

讀音:wàng méi zhǐ kě

釋義: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