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氣功怎麽練如下:
1、練功姿式:以平坐式為主,兩足平行,足底著地,並與小腿垂直,小腿與大腿垂直,大腿與上身垂直;兩膝間距兩拳寬,兩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兩肩松垂,含胸拔背,頭頂如懸,下頜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輕閉,兩眼內視,耳聽呼吸。若慣於盤坐者,盤坐亦可。
當修習純熟後,則站、臥、坐、行皆可。
2、呼吸與意念:本療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練功初期,意念只須註意呼氣,盡量做到深、長、細、勻,而吸氣時則任其自然,勿須任何意念。隨著練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須作適當調整。
3、收功:每次練功結束前,先放松意念,手掌相對摩擦至熱,如洗面狀摩面部數周,使精神恢復常態後,慢慢起身活動即可。
氣功與中醫的關系:
氣功是中國傳統醫藥學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在2000多年前成書的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對氣功鍛煉的方法、理論和治療效果等內容,都有記載。在《素問》的八十壹篇中,就有十幾篇直接或間接地談到有關氣功方面的內容。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以前,氣功已成為壹種重要的醫療保健方法。
從中醫發展史上看,我國歷代醫家對氣功都很重視。不僅在著作中有對氣功的論述,而且許多名醫本人也是氣功實踐家。如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其名著《金匱要略》壹書中說:“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吶,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