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金朝的歷史

金朝的歷史

金朝歷史

興起(1115年—1140年)

女真族的興起

女真族,唐朝時稱黑水靺鞨,生活在黑龍江壹帶,以漁獵為生。遼帝國長期向女真人索要珍珠,和狩獵用的“海東青”。遼官川流不息的穿過女真部落,魚肉女真百姓,終於導致女真族叛亂。女真族領袖完顏阿骨打向遼的契丹統治者宣戰。他在取得寧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戰勝利後,於遼天慶五年(1115年)稱帝建國,國號大金。

滅遼和北宋

金建國後,就展開以遼五京為戰略目標的滅遼之戰。後來宋、金聯手攻打遼國。1125年,遼國的燕京被攻下,遼隨即滅亡了。

金滅遼後,與北宋很快成了敵國。金太宗完顏晟即位後,挾滅遼國之威,很快大舉南下,於金天會五年(公元1127年)攻打北宋王朝,攻破宋首都開封,虜宋徽宗、宋欽宗。宋室南遷,北宋滅亡。以後金與南宋多次交兵,南攻與北伐,均無力改變南北對峙的局面。金在與南宋、西夏並立期間,迫使西夏南宋臣附,成為當時中國名義上的中央政權。

政權的成立

興盛(1141年—1208年)

確立中央集權

金太宗死後,由金太祖的孫兒金熙宗繼承帝位,熙宗繼位後,金宋兩國漸漸平和,但熙宗本人暴燥,最後被堂弟完顏亮行弒而死。完顏亮繼位,是為海陵王。

海陵王繼位後,對宗室猜忌甚深,金太宗的後代差不多全被海陵王殺盡。而海陵王其中壹項重大政績,就是把首都遷至燕京,是為中都城。

海陵王遷都,實際上是為了攻伐南宋鋪路,但是加上其他政治措施,為未來的金國確立中央集權制打下基礎。

海陵王征宋

采石之戰

金海陵王完顏亮即位之後,便壹心壹意圖謀消滅南宋,建立壹個統壹的大帝國,因此在1152年拆毀舊都上京會寧府,並在燕京(今北京)用拆自上京的宮室建材營建新都,甚至計畫進壹步南遷北宋故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

1161年5月,金廷遣使赴宋要求重劃國界,意在尋釁,南宋也開始積極備戰。次年6月,海陵王禦駕親征,率號稱百萬的大軍開赴汴京。1162年9月,金軍兵分四路,沿著金宋國界大舉南侵。東面軍分成海路跟陸路兩股,陸路軍由海陵王親自率領,自宿州(今安徽省宿州縣)渡過淮水直攻和州(今安徽省和縣),海路水軍則直攻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西路另有兩股大軍分別自陜西跟河南攻向四川及湖北,10月,金東路軍渡淮,所到之處,宋軍壹敗塗地。該月下旬,金軍攻陷和州準備渡江。但就在這時,東路水軍在膠西(今江蘇省膠縣)被宋將李寶的水軍殲滅,而海陵王的堂弟完顏褒(就是日後的金世宗完顏雍)也在東京遼陽府自立為帝。雖然如此,海陵王仍然命令部下繼續做渡江的準備。11月8日,海陵王出動25萬大軍渡江,但是先遣部隊在采石被虞允文擊敗,船艦也被宋軍燒毀。海陵王心有不甘,下令移師揚州強渡長江,但是由於部下恐懼再遭敗績,於是發動兵變殺死了海陵王。自此之後金軍再也不敢圖謀徹底消滅南宋。

衰亡(1209年—1234年)

世宗時期

當海陵王南侵的時候,任東京遼陽府留守的宗室葛王完顏雍起兵,自稱皇帝,是為金世宗。當海陵王被殺後,世宗平定眾雄,統壹金國。

世宗的治績為稱為大定之治。世宗壹反海陵王的殘暴,使金國政治安定下來。海陵王的南征失敗後,宋室的北伐聲音再次高漲,世宗能把宋的軍隊擊退,穩住金國的統治。

章宗時期

金世宗死後,由於太子完顏允恭早逝,故立允恭的兒子完顏璟即位,是為金章宗。章宗即位後,金國政治漢化甚深,同時亦慢慢衰落下來。因為章宗壹朝,章宗寵信皇妃李氏以及李氏外戚,使李家權勢日盛。

衛紹王時期

金章宗去世時沒有兒子,由皇叔衛王完顏永濟繼位,是為衛紹王。衛紹王壹在位,立即清除李氏勢力。蒙古高原地區原本臣服於金,不過隨著金的衰落,形勢開始出現轉變。13世紀初,隨著蒙古族逐漸強盛起來,蒙古不再向金進貢。衛紹王早年曾與成吉思汗會面,被認為虛弱無能。蒙古打算進攻金國,先向臣屬金的西夏進攻,金不肯出兵援救西夏,最終導致西夏向蒙古屈服。蒙古消除了後顧之憂後,大舉入侵金國,屢敗金兵。

宣宗時期

衛紹王在1213年被大將紇石烈胡沙虎所殺,胡沙虎擁立章宗的庶兄完顏珣繼位,是為金宣宗。胡沙虎在同年被殺。

蒙古大軍入侵,1214年蒙金和議成,可是宣宗隨後宣布遷都開封,引來河北軍民不安,蒙古更以此為藉口再次入侵。1215年蒙古軍攻陷中都,陸續攻占河北各地,遼東及上京等地又為耶律留哥及蒲鮮萬奴占據,金國的主要統治區只余下河南、淮北及陜西壹帶。

面對當前危局,金統治者錯誤地選擇了斷絕與西夏來往、進攻南宋、抗擊蒙古的戰略,導致三面樹敵,自我孤立,形勢急轉直下。由於成吉思汗後來為了報仇而親率主力遠征中亞,金才暫時得以喘息。

哀宗時期

金哀宗即位後,金與西夏修好,然而為時已晚,兩國早已兩敗俱傷。蒙古在1227年滅西夏後即全力攻金,在蒙宋夾擊之下,金朝於天興三年(1234年)正月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