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壹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棗宴,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此詩是宋朝詩人朱熹的古詩作品《春日》,全文如下: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賞析:首句點明出遊的時令、地點,下凳備銀三句寫“尋芳”的所見所識。春回大地,詩人耳目壹新。正是這新鮮的感受,使詩人認識了東風。仿佛是壹夜東風,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而百花爭艷的景象,不正是生機勃勃的春光嗎?
詩人由“尋”而“識”,步步深化,統率全詩的則是壹個“新”字。但泗水在山東滾晌,孔子曾在泗水之濱講學傳道;而南宋時那地方早已淪陷於金國,朱熹怎能去遊春呢?原來這是壹首哲理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