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光卿晨
我常常被問到壹個問題,?為什麽我對他那麽好,他卻可以若無其事,難道他對我好壹點會死嗎?嗨,朋友,事實可能真的如此:妳對他的好他不僅不願意給予回應而且內心承受著無比大的壓力。
真正的對壹個人好是無所求的。首先,妳不僅懂得換位思考,而且明確地知道他需要些什麽,妳能正確地給予他物質以及精神上的幫助;其次,妳所有的付出都建立在心甘情願並不求回報的基礎之上。心甘情願這個詞,說起來悠然自得,但能在不斷地付出後依舊能無怨無悔卻難如登天。
舉兩個例子。
第壹個故事是關於愛情的。
我有位發小在與男友分手後成為了朋友,他們談了九年的戀愛,男友卻在即將步入結婚殿堂時劈腿並提出與發小分手。
發小卻壹如既往地喜歡著他,她固執地認為,成為朋友至少證明她還沒有完完全全的失去他,於是,她委曲求全地守著這份尷尬的友誼。
這麽多年過去了,他的身邊換過無數個女生,他也壹直視她為家人般的朋友,他們無話不談,他甚至會毫不忌諱地與她討論他的女朋友們。
我曾經很懷疑這樣壹種奇葩的關系,男的打死不揭穿她對他的那份惦記,女的說什麽也不提出重歸於和的要求。他坦然地接受著她的好,她成為他生命裏的最佳前女友,安分守己地扮演著紅顏知己和備胎的角色。
原本這樣的平衡未被打破,她的付出總是無怨無悔的,我們幾個偶爾替她打抱不平,她都會直接搪塞過去,但其實誰都知道,她壹直這麽守著他不過是因為他並沒有穩定的對象,她不停地幻想著,也許有壹天他們會和好如初,此生不離不棄。
可惜生活向來不遂人願,他還是遇到了真愛,並且下定決心為了那姑娘浪子回頭。他不停地向她稱贊著那姑娘,她含笑應付著他,甚至鼓勵他要用心去追求。我們壹頭霧水,她卻解釋說,他對每壹個都是從自詡遇到真愛開始,最後卻都以分手告終。
這次她猜錯了,他真正愛上了那個姑娘,恰好那個姑娘也愛他,彼此情投意合,感情迅速升溫,不久之後便同居了。發小突然覺得手足無措,她開始尋找公平,他怎麽可以就此與她斷的這麽徹底?比如,他再也不會及時回復她的短信,周末也不會付她的約,更不會深夜找她聊天。
發小向我們抱怨:?難道我這些年的付出都白費了嗎?他是瞎子嗎?怎麽我做了這麽多到頭來什麽也換不來?
雖說心有無數憤憤不平,但感情又豈能說放就放?發小壹邊不停地向我們哭訴,壹邊還在有所期待地付出。
有次,他和那姑娘吵架,那姑娘壹氣之下竟把手機扔進了水裏,他再次向發小尋求安慰,抱怨那個姑娘太不懂事,他現在想存錢買房,生活本就不寬裕,現在還要花錢買手機,日子別提多窘迫了。
發小聽罷,大喜,心想:他們估計得黃。正巧,那段時間股市不錯,發小本就學習金融,自然能賺了不少錢,於是,閨蜜跟他說,帶他壹起炒股,並打包票壹個星期就能幫他賺回壹部iphone6。
他自然喜出望外,此等只賺不賠的買賣壹錘定音。
後來,他與那姑娘和好如初,她命令他盡快把錢從發小那裏要回來,並且不允許他們再有任何聯系。
他被逼無奈,半夜給發小打電話要錢,並請發小以後再也不要聯系他。
發小突然意識到這次他對那姑娘是認真的,她真的就要這樣失去他了,於是,發小聲嘶力竭地質問他,憑什麽理所當然地接受她對他的好這麽多年。
發小喋喋不休了很久,他卻楞了半天,因為在他心裏,發小對他的好壹直都是心甘情願的,他可以高高在上地站在太陽裏享受這種好,因為他壹直自以為她對他的好是溫暖且免單的。
發小也壹直沒想明白,為什麽她付出那麽多他卻無動於衷?
捫心自問,從他們分手到現在,發小留在他身邊為他做盡了她能做的事並非無欲無求。若她壹早便猜到了這樣的結局,絕不願意死心塌地地付出這麽多、這麽久。
發小之所以多年如壹日地為他付出,不過是為了成全自己那顆卑微地愛著他的心,被偏愛的人總是有恃無恐,妳能怪他無情嗎?畢竟妳付出的初衷從來不單純啊!
第二個故事是關乎友情的。
我的壹個同事小美曾向我抱怨她的壹個朋友小靜,原因很簡單:她總是給小靜帶去很多美食之類的新鮮玩意,但每次小靜都只是欣然接受從未給予過小美同等的回報,小美覺得小靜是個只懂索取絕不回報的人。作為朋友,她送禮物給小靜的初衷不過是想與她分享,可日子長了,面對毫無表示的小靜,她總還是覺得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妳也許認為好朋友之間不應該為這些小事斤斤計較,但人常常會犯的壹個錯誤就是:只有作為旁觀者才能明辨是非,壹旦身臨其境理智從來無法完全遵從於情感。人性這門高深的學問,任我們誰都猜不透。
當然,小靜也覺得很委屈,小美家境不錯,總有不少人會給他們家送去有機食品等市面上不太常見的東西,小美確實不吝嗇,經常與小靜分享這些東西。
在小美眼裏,既然她與小靜分享了這些,那小靜也應該適時地與她分享些什麽;但在小靜眼裏,小美的這些禮物都是唾手可得的,既然小美自願與她分享,她從未想過她需要為此買單。
我們多姿多彩的生活裏諸如此類的事情舉不勝舉,人總會因為尋求那壹點平衡而失衡,不自覺地將自己的好心付出變成壹場交易。
任何情感的維持都不僅僅需要精神上的溝通,有時候還需要有些精神層面之外的互換。譬如戀人間?情人節?的禮物。可我們終究是凡夫俗子,連做到?換位思考?都不容易,更何況談及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