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汽車知識#
內容概述:底盤裝甲概念解析,是否需要噴塗的取決因素,以及噴塗註意事項解析。
汽車維保項目中有壹項聽起來很唬人:底盤裝甲。懂行的用戶知道它是怎麽回事,不懂的用戶似乎真的會以外這是層防撞擊的“裝甲護板”,類似於軍用車輛的鋼板護甲或陶瓷護甲。然而這完全是兩個概念,汽車並不需要金屬護板,底盤裝甲其實只是壹層防銹塗層而已哦。
護板&裝甲
1:量產汽車的底盤會有部分區域安裝「護板」,材料多為工程塑料材質。很多用戶認為用塑料板防護是車企的簡配行為,其實這是絕對的誤解;因為底盤結構本身就是厚度不等的鋼板沖壓件,自身就有“護板”的功能。
發動機低位是油底殼,最令人擔心的無非是托底的時候撞壞;然而同樣不用擔心,因為絕大多數內燃機的油底殼都是更厚的鋼板沖壓,要知道該殼體屬於曲軸箱的壹部分,在運行過程中箱體內部的壓力是很高的,想要保證穩定運行就得用鋼板。
問題來了-底盤並不需要防撞擊保護,為什麽還要加上壹層塑料護板呢?原因在於「空氣動力學」的需求,空氣環繞在地表且無處不在,行駛中的汽車會不停的推動並擠壓車頭的空氣;大量空氣會從車頭下部進入底盤,如果不加以“疏導”則會形成紊流。
很多汽車在高速行駛中會感覺“飄”,原因主要是設計沒有考慮下壓力,同時底盤的紊流嚴重而影響車身穩定性。於是很多汽車就會加入發動機下護板,其功能就像是提高下壓力的“尾翼”,護板其實是底盤的擾流板;所以用很輕的塑料護板既能兼顧輕量化節油,又能起到導流作用,塑料板是不是最佳選項呢?
2:底盤裝甲是壹層類似於預聚體的“半成品瀝青”,通過高壓壓縮到鋼瓶內,使用時就像用殺蟲劑壹樣噴出來就好。噴出後與空氣發生氧化反應,液態霧化瀝青就會形成厚度不等的防護塗層。
但是固化後的瀝青塗層仍舊硬度很低,而且就是橡膠材質的、富有彈性的塑料(所有可塑材料都叫做塑料)。所以後期噴塗的底盤裝甲也是不起到防撞作用的,其功能只是以壹定的厚度和韌性,緩沖行駛中飛濺異物(比如石子和輪胎濺起的水)碰撞底盤,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
重點:底盤裝甲的核心功能其實是「防銹」!不論鑄鐵,鋼板還是不銹鋼材料,在理想的反應條件下都會氧化生銹,合成鋼(不銹鋼)即使是304標準也不例外,只是程度會更加輕微而已。汽車底盤主體是鋼板,懸架結構很多都是鑄鐵材料,所以生銹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問題。
於是很多汽車在車輛出廠之前,就會為底盤噴塗防銹塗層,不過並不是這種瀝青層。將車輛升起後觸摸底盤,感覺非常粗糙的塗層則為原車防銹層;如果原車已經非常全面則無需再次噴塗,反之才有必要考慮清理底盤後噴塗防銹。
番外知識:汽車底盤裝甲不起防撞作用,工程塑料護板起到導流作用,所以底盤後期是不應該加裝任何配件的,汽車工程師們要比改裝店的小師傅專業太多。
很多後期加裝金屬護板為防銹和防撞的車輛,其潛在安全隱患是很大的;因為發動機在中高速碰撞中會起到緩沖撞擊力的作用,同時很多車輛設計了發動機下沈功能。也就是撞擊力過大發動機會下降高度,隨著撞擊力進入底盤以下,這樣可以避免防火墻被撕裂而損傷駕乘人員,而加裝護板多會影響正常下沈,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噴塗註意事項
1:噴塗汽車底盤裝甲之前,壹定要將底盤全面清理幹凈。浮塵或泥水的存在會影響瀝青塗層的附著力,噴塗之後經過幾個季節變化後,熱脹冷縮的影響會導致大塊脫落。所以清理程度壹定要全面和徹底,噴塗時也要非常均勻。
底盤中心位置問題不大,需要重點加強防護的是兩側裙邊;也就是車門門款條下面的鏤空鋼板內側,很多車輛這裏的厚度還不足1mm,但是車輪甩出的泥水卻會大量的進入。結果則出現很多車輛裙邊鋼板銹穿,所以這個位置要多噴塗兩層。
(下圖藍色區域底部)
2:排氣管從頭至尾都不能噴塗,否則車輛很容易自燃!原因為排氣管的溫度極其高,在熱車狀態下,各個零部件的溫度標準大致如下。
排氣歧管-900℃(攝氏度·燒開水只需要100℃)
三元催化器-600℃
前後管路溫度相當
尾段消音器前超過200℃
經冷卻隔板後的尾氣低於100℃
這就是排氣管的溫度標準,在消音器左右的位置都超過瀝青的閃點;所以噴塗時壹定要將排氣管嚴格密封起來,即使少量飛濺到排氣管上,行車時也會嗅到明顯的焦臭味。至於排氣管生銹就只能隨它銹去了,這是誰也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關於底盤裝甲的問題就聊到這裏,如果不想噴塗的話,用酸堿度中和的清水沖洗底盤也是可以防銹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