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跆拳道壹***有多少種腿法

跆拳道壹***有多少種腿法

跆拳道壹***有10種腿法.

1、前踢

當大腿擡至水平或稍高時,關節向前送,向前頂,小腿以膝關節為軸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達腳尖,整條腿至腳尖崩直。踢擊後迅速放松,右腿沿原路線彈回,將右腳放置在左腳前面仍成實戰姿勢。?

2、推踢

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右腳以髖關節為軸提膝前蹬,用右腳腳掌向前蹬推,力點在腳底,推力向正前方,踢擊後右腿沿原路線彈回,將右腳放置在左腳前面仍成實戰姿勢。

3、橫踢

跆拳道學員黃帶的腿法,也跆拳道中最主要的實戰腿法;實戰姿勢開始。

右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屈膝上提,兩拳置於胸前;左腳前腳掌碾地內旋,髖關節左轉,左膝內扣;隨即左腳掌繼續內旋至180度,右腿膝關節向前擡至水平狀態,小腿快速向左前橫向踢出;擊打目標後迅速放松收回小腿。右腿落回原地成實戰姿勢

4、下劈

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腳。同時,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兩手握拳置於胸前;隨即充分送髖,上提膝關節至胸部,右小腿以膝關節為軸向上伸直,將右腿伸直舉於體前,右腳過頭腳尖勾起。

然後放松向下以右腳後跟快到擊打目標時腳面崩平(同時腰部發力)下壓擊打,力量在空中快速爆發,右腳自然落地成實戰姿勢。

5、側踢

實戰的基本姿勢開始;右腳蹬地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提起,兩手握 拳置於體側;隨即左腳以前腳掌為軸外旋180度,旋轉同時提膝,髖關節向左旋轉,勾腳尖成為足刀,右腿以膝關節為軸向前踢出,右腳快速向右前上方直線踢出,力點在足刀。

發力後沒起腿路線收腿,放松,重心落下(原處或向前均可),再次回到實戰姿勢。

6、勾踢

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兩手握拳置於體側;左腳以前腳掌為軸外旋180度,右腿以膝關節為軸繼續向前上方伸成直線,順勢右腳的腳掌用力向右側屈膝鞭打,順鞭打之勢上體右轉,右腿屈膝回收,右腳落回原處,成實戰姿勢。

7、後踢

實戰姿勢開始。兩腳以兩腳掌為軸均內旋約180度,身體之右轉約90度,兩拳置於胸前。上體右轉時扣肩轉頭,右腳蹬地將蹬地的力量與上體擰轉的力量全在壹起,左腳掌為軸內旋約90度,同時將右大小腿收緊並夾緊大腿,然後向後直線踢出,自然收腿轉身成為新的實戰姿勢。

8、後旋踢

實戰姿勢開始。兩腳以兩腳掌為軸均內旋約180度,身體隨之右轉約90度,兩拳置於胸前。上體右轉,與雙腿擰成壹定角度。

右腳蹬地將蹬地的力量與上體擰轉的力量合在壹起,右腿繼續向右後旋擺鞭打,同時上體向右轉,帶動右腿弧形擺至身體右側,右腿屈膝回收;右腳落到右後成實戰姿勢。

9、單腿連踢

同壹條腿連續進行兩次以上的進攻方法。這種技術也屬於跆拳道高難技術動作。

10、雙腿連踢

兩條腿連續進行兩次以上的進攻。這種技術同樣屬於跆拳道高難技術動作。?

擴展資料

國際跆拳道聯盟 跆拳道力量理論,包括六項 質量,加速力,反動力,集中力,平衡,呼吸.

在競賽技術上的比較下,WTF的跆拳道著重得分技術,包括能迅速得分的腳面旋踢,易於擊倒對手的後勾踢等等,速度之快能人贊嘆,不過與其他武術同臺較量下,則幾乎顯得無甚用處,而且又因WTF“嚴格控制手技”,手部攻擊難以得分,促成WTF的選手幾乎都沒有防範手部攻擊的傾向。

而ITF的競賽原則,較為著重於選手的技術交流,所以限制了選手的力量,不能單靠手技力量擊倒對手,但在東歐的ITF系統下,開辦了可以全力攻擊的Pro-ITF比賽,令兩種偏向的選手均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比賽範圍下競技。

至於技術上,因要求選手攻擊要明確擊中目標並附有合適力量而產生壹定效果,同時又因跳躍攻擊會有較高的得分,因此比賽技術會偏向輕盈跳躍攻擊及著重壹擊到位有效。 而在始創人崔泓熙所著的跆拳道百科全書中的圖片所示,跆拳道最具特式的技術有兩大種:

1、跳躍,崔本人身高只有約五尺,面對身型高大的對手難以攻擊,在書中有大量跳躍動作,不論手部或腿部均有攻擊及防守的技術;

2、多向連擊,百科全書中演示了多種連續攻擊,包括空中三連擊等等;亦有同時應對兩個方向的對手的防禦動作,令跆拳道的技術別具特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跆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