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山月》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譯文:壹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的雲海之間。浩蕩的長風吹越幾萬裏,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裏就是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2、《秋登蘭山寄張五》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飛逐鳥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醉重陽節。
譯文:面對北山嶺上白雲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遠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什麽時候妳能載酒到這裏來,重陽佳節咱們開懷暢飲***醉。
3、《暮秋山行》
作者:岑參
朝代:唐
疲馬臥長阪,夕陽下通津。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
蒼旻霽涼雨,石路無飛塵。千念集暮節,萬籟悲蕭辰。
鶗鴂昨夜鳴,蕙草色已陳。況在遠行客,自然多苦辛。
譯文:疲憊的馬兒睡臥在長長的山坡上,太陽已經落到水面上。山中的秋風吹進空寂的樹林,樹葉颯颯作響,好像有人進入林中。蒼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的雨,青石的路面沒有了灰塵。千萬種念頭,都在這傍晚出現在腦海,萬物的聲音都在蕭瑟的清晨悲鳴。
鶗鴂昨晚還在鳴叫,蕙草已經開始枯萎。何況我這遠行的異鄉人,自然就會有很多艱苦的辛酸。
4、《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唐代: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壹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釋義:
您難道不曾看見嗎?那遼闊的走馬川緊靠著雪海邊緣,茫茫無邊的黃沙連接雲天。輪臺九月整夜裏狂風怒號,到處的碎石塊塊大如鬥,狂風吹得鬥大亂石滿地走。這時匈奴牧草繁茂軍馬肥,侵入金山西面煙塵滾滾飛,漢家的大將率兵開始征西。
將軍身著鎧甲夜裏也不脫,半夜行軍戈矛彼此相碰撞,凜冽寒風吹到臉上如刀割。馬毛掛著雪花還汗氣蒸騰,五花馬的身上轉眼結成冰,營幕中寫檄文硯墨也凍凝。敵軍聽到大軍出征應膽驚,料他不敢與我們短兵相接,我就在車師西門等待報捷。
5、《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唐代:岑參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羽書昨夜過渠黎,單於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軍屯在輪臺北。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釋義:
輪臺城頭夜裏吹起號角,輪臺城北旄頭星正降落。軍書昨夜連夜送過渠黎,單於已在金山以西入侵。從哨樓向西望煙塵滾滾,漢軍就屯紮在輪臺北境。上將手持符節率兵西征,黎明笛聲響起大軍起程。
戰鼓四起猶如雪海浪湧,三軍吶喊陰山發出***鳴。敵營陰沈殺氣直沖雲霄,戰場上白骨還纏著草根。劍河寒風猛烈大雪鵝毛,沙口石頭寒冷馬蹄凍脫。亞相勤於王政甘冒辛苦,立誓報效國家平定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