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數學科目成績不穩定的原因有哪些?
1.考生的考試狀態。由於壹模之前很多學生並非處於好的考試狀態,或者每次考試之前如果考生不能處於好的狀態都有可能發揮得不好,不僅僅是數學學科的問題,其它學科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例如說考生處於身心疲憊的狀態,或者長期處於壹種低效的備考狀態,這樣都不能利於發揮。但是如果考生是因為狀態不好,那麽在高考前這段的時間內,對狀態調整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2.想當然的性格。既然是覺得自己有能力就是考試沒有發揮好,其中有很多考生覺得自己水平不錯,也許確實存在很多考生平時做題還算可以,只是到考試中不能更好的發揮,當然平時考試中有很好的發揮也不是每次考試,這樣壹來,只要是有壹次或者幾次考試發揮得不錯,多數題目做得還可以,考生自以為水平不錯其實常見的現象。例如說在講座中對家長說,如果北京的考生第18、19題做得不是很順利的話,考生很難考出高分。很多家長不解,為什麽是這兩道題目?解釋壹下大家就明白了,壹方面這兩道題目分值很高,難度相對來講較高,並且位置靠後,如果考生能順利把這兩道題做好,無論是整體上,還是對最後壹道壓軸題的把握都有好處(如給最後第20題留下足夠的時間,加上信心)。正是因為很多考生覺得自己能力不錯,平時遇到這些題也能做好,但是千萬別忘了,即便妳會做,那麽在短時間的考試內能順利做出來嗎?還有對不同題型都研究了嗎?因為考試是萬無壹失的事情。很多學生覺得自己可以考好結果考場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歸根結底是想當然的性格。
3.整體上,考生數學學科得分能力相對脆弱。即便平時看上去數學成績不錯,只要考試中壹些題目稍微有變化,很多考生就是不適應了。例如說2013年高考北京文科、2012年海澱區2模、2013年西城區2模考試等等,只要試卷中壹些題目稍有變化,考生整個答題節奏就亂了,導致考試不能更好的發揮。因此說有的考生在某次考試中數學成績相對較差。
4.考生對自己考試中出現的問題預見性不足。關於預見性的問題請參考上篇文章《高分考生的備考策略》。
5.對題型以及相關的解法歸納不全。昨晚給他們講數學的時候,提到數學思想中數形結合部分,很多學生也清楚這類思想在高考中很重要,老師也常講常用,但是數形結合思想在哪些題目中會用到,這樣的話很多學生歸納不了,即便歸納了也歸納不全。同樣分類討論思想也是如此,數學《思想方法總結》以及《學科內知識綜合題型總結》在公益講座的時候已經給大家發下去了。但是對於考生來講,對不同題型以及相關題型的歸納和總結是有必要的,這樣的話增強對不同題型的適應能力,在考試中遇到新的或者非常規的題目就能有思路解答了。
當然這裏是分析數學不穩定的因素,像基礎差,態度有問題等問題不在這裏討論,這裏局限於數學基礎相對教好,並且考生數學能力不錯,並且在有的考試中不能發揮出水平的考生。以上的五大原因是常見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