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原泣學的翻譯
原文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壹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茍有誌,吾徒相教,不求資也。”於是遂就書。壹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譯文 邴原幼時喪父,幾歲時,從書塾經過,(聽見書聲瑯瑯)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小孩子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那些讀書的,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壹來羨慕他們有雙親,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傷,因此而哭泣罷了。"老師憐憫地說:“妳這麽可憐,那就去讀書吧!”邴原說:“沒錢交學費”老師說:“妳如果立誌讀書,我願意免費教妳,不收學費。”邴原於是進了學堂學習,學習異常努力。才壹個冬天,就讀熟了《孝經》和《論語》。 詞語解釋 少孤:年少喪父。 過:經過。 書舍:書塾。 親:父母。 願:羨慕。 中心:內心。 惻:心中悲傷。 茍:如果。 徒:白白地,即免費。 資:學費。 就書:上書塾(讀書)。 得:能夠。 我們應該向邴原學習認真求學,吃苦耐勞的刻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