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華人民***和國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0月1日下午3時,大地歡聲雷動。剛剛就職的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和朱德兩位偉人壹前壹後,最先登上了天安門城樓。毛澤東親手按動電鈕,第壹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冉冉升起。同時,代表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54個單位的54門禮炮齊鳴28響。
升旗之後,毛澤東宣讀《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緊接著舉行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慶祝活動到當天晚上9點多鐘結束。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鬥爭。
擴展資料?
壹、選時原因
當時中國南方壹些地區還未解放,國民黨的空軍經常襲擾北方,並圖謀破壞開國大典。國民黨空軍夜航能力不行,在大陸轟炸完後,必須在天黑前返回。
如果上午舉行大典,國民黨飛機飛到北京還能趕在天黑前回去,如果下午舉行,國民黨飛機就來不及。於是開國大典決定在下午舉行。後來隨著解放軍空軍戰鬥力的增強,擁有了對付國民黨飛機的能力,以後的國慶活動就都改在上午舉行。
二、歷史意義
中華人民***和國的成立,結束了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帝國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的主人,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國際上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鬥爭。 表明中國終於是壹個自主的國家了,表明中國人民可以從東亞病夫成為龍的傳人。
百度百科-開國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