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1日錦州電視臺在原錦州電視轉播臺的基礎上成立並試播。揭開了錦州電視事業發展史上嶄新的壹頁。
2002年初,錦州電視臺與錦州有線電視臺合並,錦州有線1、2、3更名為錦州3、4、5。
2002年2月11日,錦州電視臺更換成浪花臺標沿用至今。
2003年,錦州4、錦州5停播,信號被遼寧衛視、CCTV5替換。
2005年1月1日,錦州電視臺改為名稱標註,不再以序號標註。分別命名為新聞綜合、都市生活、綜藝影視。名稱標註剛啟用時,名稱位於右下角,由於構圖不美觀,只用了壹天就對名稱的位置進行了變動,變到了臺標下方。
2007年3月,錦州電視劇頻道開播,但由於收視率不好,該頻道在2008年3月停播。
2007年,錦州電視臺恢復序號標註,分別是錦州1、錦州2、錦州3公***頻道。
2010年開辦全省城市電視臺首檔民生新聞直播欄目《直播錦州 》。
2011年開辦全省唯壹檔電視交通類直播欄目《交警直播室》。
2012年5月14日,世園頻道開播,世園會之後,該頻道更名為圖文信息。
20年來,錦州電視臺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周二次試播到周七次正式播出,由有線無線節目同步播出到有線、無線兩臺合並,由自辦壹套節目到自辦三套節目全天48小時播出,覆蓋面由市內遍及所轄各縣(市)及周邊城市部分地區,覆蓋面人口四百多萬。為活躍錦州的文化生活,推動錦州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20年來,錦州電視臺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三貼近”的原則,充分發揮黨和政府的喉舌作用,打造了壹批又壹批精品節目,有數百個節目在國家和省、市評比中榮獲大獎,領受了諸多榮譽稱號,塑造了代表遼西區域性中心城市主流媒體的良好形象,成為在省內乃至國內有影響的電視媒體。
20年來,錦州電視臺各界領導班子,培養了壹支嚴謹求是、襟懷坦白、與時俱進、真誠奉獻、敢為人先、敢打硬仗的電視隊伍,湧現了壹大批以楊曄為代表的優秀新聞工作者。 伴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 伴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 2004年9月,集中體現新體制、新機制和遼寧省文化體制改革試點成果的錦州廣播電視總臺應運而生,這是錦州廣電發展史上的壹座裏程碑。總臺以多臺合壹為總體框架,以宣傳、技術、人事、財務、廣告統壹管理為基本模式,以宣傳立臺、網絡強臺、機制活臺、隊伍興臺、制度管臺為發展思路,以實現宣傳精品化、事業產業化、管理企業化、隊伍現代化、效益最佳化為總體目標,為優化資源配置、增強整體實力、構築強勢媒體搭建高起點平臺。錦州的電視事業也也開始進入了壹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為電視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重新整和後的錦州電視臺在總臺“六個堅持”科學發展思路的統領下,上下精誠團結,堅持創新思維,堅持正確導向,堅持本土化特色,實施精品戰略,節目精彩紛呈,受到錦城百姓的廣泛關註。
2005年1月錦州電視臺節目全新改版,開辦了《錦州新聞》、《新聞聚焦》、《都市話題》、《溝通》、《精彩錦州》、《警視直通車》、《生活妳好》、《成長》、《體育新聞》、《體育夜譚》、《曉風聊天》《遼西大看臺》、《遼西萬家樂》、《電視周刊》《體育壹家親》《影視快訊》等***18個電視欄目。2006年又開辦了民生新聞《新視點》,2010年開辦全省首檔直播民生新聞欄目《直播錦州》。在總臺的大力支持下與社會各界密切合作,參與組織策劃、牽頭承辦或參與承辦了20多向大型活動。如:《遼西五市春節晚會—鳳鳴遼西》;錦州電視臺建臺20周年文藝晚會《20歲,我們正年輕》;大型訪談節目《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錦州—訪錦州市委書記佟誌武》人民網和錦州電視臺同步現場直播;《象棋大師VS錦州民間聯隊蒙目象棋對抗賽》現場直播;國際護士節特別節目《美麗天使》;《錦州市2005年十大電視體育新聞揭曉儀式》等等。2005年錦州電視臺外宣工作成績顯著,新聞中心進入遼寧電視臺先進者站行列;社教節目在上級臺和海外臺***發片66部;卓有成效的對外宣傳在全省、全國乃至海外較好地樹立了濱海錦州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