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卻被無情惱”出自宋·蘇軾《蝶戀花·春景》:“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裏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譯文:花兒殘紅褪盡,樹梢上長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飛舞,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不要擔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
圍墻裏面,有壹位少女正在蕩秋千,少女發出動聽的笑聲,墻外的行人都可聽見。慢慢地,圍墻裏邊的笑聲就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所傷害。
本詞是傷春之作。這首詞將傷春之情表達得既深情纏綿又空靈蘊藉,情景交融,哀婉動人。蘇軾除寫豪放風格的詞以外,還寫了大量的婉約詞。可是卻總被“無情”所惱。這正說明他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忘情於現實世界。他在這首詞中所流露出的傷感,正是基於對現實人生的熱愛。
綜觀全詞,詞人寫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後者也可以算是壹種特殊的景觀。詞人意欲奮發有為,但終究未能如願。全詞真實地反映了詞人的壹段心理歷程,意境朦朧,令人回味無窮。
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