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集體備課的原則
采取首席備課制。並堅持“四備”原則,即備自己、備學生、備教學內容、備教法。
二、集體備課的內容
可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教學內容的需要、學生的思想狀況以及教學實際情況制定集體備課的內容,重點圍繞教學思路設計、教材內容處理,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探討,教學調研分析、學科前沿以及課堂設計、課件制作和實踐內容等方面問題展開。
三、集體備課的形式
在實行首席備課制情況下,采用壹人主講,集體參與的形式。各教研室根據授課內容將備課任務合理分解,落實到人,相關教師應明確任務,提前準備,提高備課質量。主講人在參加集體備課之前要做好教學設計,科學確定教學目標,明確重點難點。其他教師也要在備課前深入分析教學內容,領會教學意圖,準備發言提綱。每壹位教師在集體備課中都應當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見解。首席備課教師要對討論的內容把關。
四、集體備課的實施
1、在每個學期初,對集體備課計劃進行初排,集體備課前壹周,教研室根據集體備課的內容確定主題,安排主講教師;
2、集體備課開始後,主講教師根據主題要求介紹授課內容的整體構思、方法手段、重點難點等,並將壹些疑難問題提出供大家討論。講解時應做到重點突出,條理分明,清楚明晰;
3、參加備課的成員根據主講教師的講解內容進行集體討論,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
4、教研室綜合討論情況,給出針對集體備課內容的具體改進意見,供本門課程全體授課教師參考;
5、各授課教師根據改進意見,進行二次備課,改進和完善個人教學。
五、集體備課其他要求
1、同壹門課有二人以上同時開課的,應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開展集體備課。
2、集體備課由教研室主任或指定的教師主持。承擔該課程教學的所有教師(包括兼職教師)均應參加,必要時可邀請相關專家和領導參加。
3、每學期集體備課不少於三次,每次不少於壹課時。教師的集體備課納入工作量計算。
4、集體備課應由專人做好記錄,記錄應包括以下基本內容:集體備課時間、備課科目、參加人員、備課內容(章節)、主講教師陳述內容、集體討論內容(每位老師的發言)等。每次集體備課的記錄,經主持人、主講人、記錄人簽名後存檔。
5、集體備課作為教研室及教師的考核內容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