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徵調曲》(其六)》南北朝詩人庾信
原文: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譯文:河流中飲水時,會想起這水的源頭來。學有所成時,會感念我的恩師。
2、《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唐代詩人白居易
原文: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3、《無題》唐代詩人 李商隱
原文: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譯文: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壹樣的蠟油才能滴幹。
4、《己亥雜詩》清代詩人 龔自珍
原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壹代的作用。
5、《新竹》清代詩人?鄭燮
原文: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譯文: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