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鹿和狼的故事課文

鹿和狼的故事課文

/article/2010/03/05/185647.3.htm 人教大綱:《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 生物圈與食物鏈

生物圈是壹個巨大而又極其復雜的生態系統。它由無數個大小不等的各類生態系統所組成。這些生態系統基本可歸為3類:陸地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

陸地生態系統是指構成陸生動植物的生態環境,比如我國西雙版納的亞熱帶叢林,叢林中的亞洲象、華南虎、雲豹,加上各種鳥類和其他小動物,構成了壹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再比如我國北方的許多草原,不僅處處可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那兒也是各種野生動物和鳥類的樂園。高原雪域、沙漠戈壁,看上去十分荒涼,但它們不僅有生命存在,相互之間的依存關系以及對環境的影響,同樣形成自己的生態系統。

淡水生態系統通常指江河、湖泊以及沼澤中淡水生物相互構成的依存關系和由此而形成的自然環境。在這壹生態系統中,主體是淡水,其他各種水生動植物都屬客體,只要主體的淡水環境不被破壞,客體壹般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那麽,這個生態系統也就基本上能夠保持平衡。

海洋生態系統顧名思義就是指海洋這壹主體條件下各類動植物的群體所形成的自然環境。表面上看,大海洶湧澎湃,桀傲不馴,而水下攝影機拍到的海底世界卻是那樣恬靜、祥和、溫馨而又奇妙!

構成生物圈的各類生態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有各自的特點,起著特殊的作用,***同維持著生物圈的正常功能,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生態平衡。

食物鏈是指生物相互制約、相互依存所形成的食物網絡關系。如草原生態的食肉動物—食草動物以及昆蟲—鳥類等,它們互相制約,***生***榮。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壹的,自然和諧的。在非洲大草原,以獅子、獵豹和獵狗為代表的食肉動物專吃食草動物,它們對角馬甚至斑馬的獵殺是兇殘的,但這種殘酷的捕殺既是食肉動物生存繁衍的需要,同時也是保持草原植物繁茂和生態平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沒有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控制,食草動物就會迅速發展起來,當食草動物發展到壹定數量,草原就難以承受,草原退化,食草動物也就失去生存和發展的條件。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捕殺,不僅能控制食草動物種群的數量,從某種意義上說同時也是提高食草動物的質量。生物學家經過長期的野外考察證明,食肉動物在獵捕過程中,選擇的對象往往是病殘弱小的食草動物,這無疑有利於物種的優勝劣汰。從這壹點說,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兇殘捕殺,就顯得自然合理,天經地義了。

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為食,在控制食草動物種群數量的同時保護了草原,各類飛鳥對昆蟲的捕食和食肉動物壹樣,也起到保護草原的作用。而飛禽走獸的糞便則成為上好肥料,促使各種植物的生長。這種以植物為主體,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以及昆蟲—鳥類為客體所形成的食物鏈,對維護草原的生態平衡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呼倫貝爾草原,是我國北方最大的草原之壹,那兒牧草豐茂,牛羊成群,是我國最大的牧業基地。可是,歷史上由於這兒野狼成群,對牧業的發展構成嚴重的威脅,為了保護人畜的安全,當地牧民曾經組織過大規模的獵捕野狼活動,使野狼的數量銳減,剩下為數不多的狼再也不敢以草原為家,以牛羊為食,統統搬到深山老林裏去了。野狼不見了,畜牧業空前發展,在牛羊種群不斷增加的同時,野兔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野兔和牛羊爭食牧草,草原難以承載,導致草場急劇退化,使草原面臨沙化的危險。

事實使人們認識到,食物鏈的任何壹個環節壹旦出現了問題,災難也就快要降臨了。野狼在饑餓的時候,固然偷獵牛羊,但在正常情況下,野狼是以野兔為食的。從這壹點上說,是野狼控制了野兔的繁殖和發展,避免了野兔和牛羊爭食的現象,保證了草原的正常生態環境。當牧民認識到這壹自然規律後,對野狼也就寬容了許多,再也不談狼色變、見狼就打了。

人類不僅是生物圈中的壹部分,而且對生物圈中的各個生態系統起支配作用。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保護各個生態系統,促進生態平衡;人也能夠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掠奪資源,破壞生態平衡。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人類不能超自然而存在,保護生態平衡,也是保護人類自己,壹旦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危及整個生物圈,人類自身也在劫難逃。

挽救了澳大利亞的蝴蝶

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有壹座蝴蝶雕塑紀念碑,並建有壹座蝴蝶紀念館。這是因為當地人將壹種夜蝴蝶視為“澳大利亞的救星”,特意為它它修建的。

1860年,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從美國、墨西哥引進了兩種仙人掌,人們想用它作為牧場四周的綠籬柵的。可萬萬沒有想到,生命力極強的仙人掌壹遇到澳洲極為適宜的溫度和肥沃的土壤,便以驚人的速度繁殖蔓延開來,幾棵仙人掌不用多久便成為壹大片“帶刺的叢林”。只20年時間,3000多萬公頃的土地全被這些多刺植物占領,並且以每年50萬公頃的驚人速度向外擴展它的地盤,大片的沃土變成對畜牧業和農業毫無用處的荒野。

當地政府成立了專門委員會,展開了對仙人掌的大規模鬥爭。人們用刀砍,用火燒,連根拔,但都收效甚微。沒等老的除盡,新的又生長起來。用盡了各種方法之後,陷入困境的人們將眼光轉向專吃仙人掌的昆蟲。壹位昆蟲學家發現阿根廷有壹種專門在夜間活動的蝴蝶,它翅長4厘米左右,灰褐色,它只以仙人掌為食,而且胃口很大。於是他將幾千粒這種夜蝴蝶蟲卵帶回澳大利亞繁殖、放養。果然,夜蝴蝶成為有效的仙人掌克星,它們所到之處,成片的仙人掌被吞噬、消滅。到了1935年,3000萬公頃的土地又重新成為豐沃的農耕地和牧場。

如今天澳大利亞雖還可常見仙人掌的蹤影,但夜蝴蝶決不會給它們大量繁衍的機會。雖然這種夜蝴蝶其貌不揚,遠不如其他蝴蝶五彩繽紛,惹人喜愛,但是人們對它感恩不盡,懷有崇敬和感激之情。大家知道,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夜蝴蝶在20世紀初從仙人掌的毀滅性災害中拯救了澳洲大陸。

——摘自《聰明泉》

塞翁失馬

古時候,北方邊塞有壹個養馬的老人,他叫塞翁。有壹次,塞翁丟了壹匹馬,鄰居們都來勸他別難過,他就說:“馬丟了,可能會給我帶來好處呢!”

壹會兒,他的那匹馬就回來了。還帶來了壹匹蒙古人的駿馬。鄰居們都很高興。但是塞翁說:“白白的得來壹匹馬,弄不好就會帶來不好的事!”鄰居聽了都覺得很奇怪,他們就走了。

塞翁的兒子很喜歡馬。有壹天,他騎那匹蒙古馬去玩了。誰知道那個馬不乖,把兒子摔了。

鄰居們聽說兒子腿斷了。又都安慰。塞翁很傷心,但他說:“孩子的腿斷了。可能就帶來好事的!”

不久,蒙古人來了,皇帝叫所有的年輕男人去打仗。塞翁的兒子沒有去打仗,因為他的腿斷了。

蛇與莊稼

幾十年前,廣東沿海發生了壹次海嘯,是臺風引起的,許多田地和村莊被海水淹沒了。這場洪水過後,那兒的莊稼總得不到好收成,接連幾年都是這樣,即使風調雨順,也不見起色。後來,老農們想出了壹個辦法,他們去外地買了壹批蛇回來,把蛇放到田裏。說也奇怪,那壹年莊稼就獲得了豐收。大家不明白這是什麽道理。老農把秘密說破了,原來那場洪水把深藏在洞裏的蛇都給淹死了,田鼠卻遊到樹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後來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裏糟蹋莊稼,沒有蛇來捕捉它們,它們繁殖得特別快,莊稼都讓田鼠給糟蹋了。現在田裏又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讓蛇給吃掉了,因而莊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貓和苜蓿的故事。他說在英國的好些地方,看村子餵的貓多還是少,就可以知道那裏的苜蓿長得怎麽樣。苜蓿靠土蜂傳播花粉,地裏田鼠太多,土蜂的活動就受到影響。村子裏餵的貓多,田鼠就不能那麽放肆了。因此貓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獲有密切的關系。

天上下雨,地面就濕;太陽出來,東西就容易曬幹;火會燒毀東西,水可以滅火。這些事兒都是顯而易見的,大家都知道。但是世界上的事物除了這樣簡單的聯系之外,還有不少復雜的聯系,不是壹下子能看清楚的。壹個人不講衛生,在馬路上吐壹口痰,也許會使許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結核。肺結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時候,他怎麽會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個在馬路上隨便吐痰的人呢?事物之間的聯系是非常復雜的,咱們必須不怕麻煩,研究它們,掌握它們的規律。這樣,才能把事兒做得更合咱們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