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和近》
妳,
壹會看我,
壹會看雲。
我覺得,
妳看我時很遠,
妳看雲時很近。
鑒賞
這首詩是朦朧詩裏非常著名的詩篇,是被許多人傳誦的詩歌。在詩歌中顧城表達了人對於
遠近的哲理思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關系。這種關系充滿了壹種辨證的距離、壹種美和對愛
的得失的痛苦。近處的愛人卻是遠在天邊,天上的雲卻在心靈近處。愛人可近卻不可能真正地接
近,自然被隔離在遠方卻在愛人的心旁。
《遠和近》雖只有短短的六句,卻容納了對歷史反思的豐富內涵。“遠”、“近”:是物理距
離概念,這是客觀存在,有科學的衡量標準。但在情感作用下產生的心理距離卻不同,“遠”可以
變“近”,“近”可以變“遠”。詩中用“妳”、“我”、“雲”心理距離的變換,曲折地反映了
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戒備以及詩人對和諧、融洽的理想人際關系的向往、追求。
詩中
的“妳”、“我”、“雲”三個意象都具有壹定的象征意義。“妳”、“我”都生活在客觀現實
中、同屬於社會的組成人員,“雲”則象征著美麗淳樸的大自然。“妳看我時很遠”,這是地近心
遠,“咫尺天涯”:“妳看雲時很近”,這是地遠心近,“天涯若比鄰”。
詩人這種“人遠天涯
近”的辯證感情方式已成為人審美理想的發展的方式,即“由客體的真實,趨向主體的真實,由被
動的反映,趨向主觀的創造。”這首詩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匠心獨運,給人的印象是:自然而
不自然,工巧而不矯飾。
擴展資料《遠和近》是朦朧派詩人顧城的詩作。這首詩看似平常,但耐人尋味。 全詩只有短短的24個字,描寫“妳”、“我”、“雲”是聚焦的變換,用“距離”闡述在視覺變換的不同感受。詩歌之中充滿著哲理性的思考,壹種關於人與自然的思考,壹種關於人與人的思考。
該詩在朦朧美之外,是不盡的遐想空間,詩人對詩歌留白藝術的處理,恰到好處地賦予了詩歌更深遠的意義,使得詩歌充滿著更強烈的生命力。
中國作家協會副研究員李朝全《詩歌百年經典》﹕遠和近是相對的。世間的壹切事物、情感和心理都是相對的。天邊的雲很遠,然而卻比站在妳面前的我顯得更近。這是壹種心理的錯位,壹種心靈的隔膜。我在妳跟前,妳卻視而不見,這是壹種最遠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