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楊利偉回到地球後,為何17年不再上天,也不露面呢?他到底怎麽了?

楊利偉回到地球後,為何17年不再上天,也不露面呢?他到底怎麽了?

這主要是因為,楊利偉作為中國載人航天第壹人,對中國的航天事業具有寶貴的象征意義,所以早從他回到地球的那壹刻起,他個人相對於國家而言的價值,就已經悄然發生轉變。

如今的楊利偉,更多是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人形裏程碑”而存在,哪怕他只是照顧好自己,都算是在為國家做貢獻,所以也就不適合再上天了。

另外人家這些年有多次露面的。

楊利偉有多次在國慶盛會上露面

即便前後相隔了如此悠長的時間跨度,我也至今依舊清晰記得——

當初神舟五號首次進入太空的時候,我還是個小學生,那位長得黑胖黑胖的曹校長,親自在廣播裏用壹口地道的川普通知全校師生:今天不講課了,請各班老師打開電視調到某某某頻道……

中間說了什麽我倒是記不大清,但我記得最後是讓我們寫觀後感,主題要圍繞“航天英雄楊利偉”展開。

盡管當時並不完全懂得,這件事對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究竟有何等重要的意義,但這並不妨礙於讓這件事情在我的腦海中紮心不可磨滅的深根。

轉眼已經過去了足足17年。

雖然自從神舟五號圓滿返回之後,楊利偉就再也沒有親自上天執行過載人航天任務,但在歷年來的多次國慶盛會中,他卻不止壹次地有在電視上露面。

2008年大咖雲集的北京奧運會宣傳片裏,其中有壹個關於“中國航天人全家福”的剪輯鏡頭,裏邊就有楊利偉的身影。

2009年,恰是國慶60周年,當天首都安排了60輛彩車出場遊街以增添喜慶氛圍,而其中壹輛彩車上的代表人物,正是楊利偉。

2016年,天宮二號成功入軌之後,楊利偉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的身份,向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介紹了天宮二號的後續工作安排。

2017年央視國慶晚會,楊利偉有壹個朗誦節目叫《天地九重》,此節目是為了鼓勵青少年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的接班人。

上面講的幾個事例,還僅僅只是我腦子裏有印象的,而人家在電視上露面的實際次數,肯定遠比我知道的還要更多壹些。

楊利偉的工作內容發生了微妙的轉變

其實大家之所以產生“楊利偉怎麽不露面了”的錯覺,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自從神舟五號之後,楊利偉就再也沒有上過天了。

當然實際上在後來的歷次載人航天任務中,楊利偉也是有參與其中的,只不過工作的分工內容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我們常說的“中國航天人”,其實並非特指執行載人飛行計劃的航天員,而是泛指行業內的整個群體。

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所有為中國航天事業添磚加瓦的工作人員,都可以說是航天人,無論妳是搞航天項目設計的航天工程師,還是搞航天高精度焊接的航天級專業技師,還是航天事業部整天盯著電腦數據搞分析的技術操作人員——

正是靠著這些航天工作者們的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這些年我國的航天事業才能實現如此健康而蓬勃的發展。

不完全準確地說,航天人的工作性質,可大致分為“臺前工作”和“幕後工作”,兩者的區別故名思義。

像神舟五號上天前的楊利偉。

雖然他主要是在幕後接受航天員的專業訓練,如體質、理論知識、心理、環境耐力和適應性、航天器技術等內容都是他需要訓練和學習的課題。

但由於宇航員上天後,往往需要配合媒體宣傳公開露臉,所以總體來說,當時的他還是更近似於做的臺前工作。

而在神舟五號返回後,楊利偉的工作內容就悄然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他不再需要作為壹線航天員去執行上天任務,但是卻轉向了航天員訓練中心的副主任、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的副總指揮這類“幕後工作”的崗位。

又由於楊利偉在我國航天事業發展進程中的特殊意義,所以每到國慶佳節,他在電視上的露臉概率都會大大提高——

也就是說,楊利偉是壹邊身處“幕後”的崗位上,壹邊卻還需要時不時在鏡頭前露臉幹“臺前”的工作!真是太辛苦了!

楊利偉對中國航天事業有強烈的象征意義

當個體與國家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度關聯的時候,某種意義上,這個個體已經不完全屬於他自己了。

楊利偉現在就是這樣壹種情況。

其實他本人對於太空漫步壹直都有非常執著的渴望,但由於如今他貴為“中國載人航天第壹人”,儼然已經成了我國航天事業的“吉祥物”,所以自然也就不再適合去執行上天任務了。

凡事總是有舍有得嘛。

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楊利偉17年來沒再親自上過天,但他仍在幕後為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光發熱。

並且非但如此,如今的楊利偉不僅在幕後幫我國航天事業部訓練培養更多的優秀航天員,同時也時常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牌面擔當”出現在電視上,配合媒體進行壹些臺前的宣傳工作。

讓我們為所有的中國航天人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