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男人出軌!女人,向左走,向右走?

男人出軌!女人,向左走,向右走?

出軌壹詞,起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列車的傾覆常常是脫軌所致,後來被引用到社會中男女脫離正常的道德準則去謀求非正當的感情、性的利益。因其是借用鐵路中兩條軌道平等前進來說明夫妻關系也應該是平等向前,如果夫妻壹方或雙方,在婚外尋求第三方來滿足自身的性、情感的需求時,家庭本身的意義就不大了,所以形象地把這種行為稱為“出軌”。

出軌,從古至今都不是什麽新鮮事,只不過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所以不存在出軌壹說,如果能從始至終只娶壹個女人的話,還要被傳為佳話。而女人如果出軌的話,好聽點叫“紅杏出墻”,難聽的諸如“淫蕩”等各種形容詞。現代社會,男人出軌叫“風流”,女人出軌叫“作風不好”,農村更甚,稱之“破鞋”,從這壹點來看,古今對男女出軌的認知倒是驚人的相似,那就是對男人的寬容度相當高,對女人就大棒舉起壹頓猛拍,定叫妳威風掃地、聞風喪膽、無顏見人。那麽,女人自己在面對自己的男人出軌後通常會采取什麽態度呢?是向左走:離開,還是向右走:重新開始?

我們先看看女明星怎樣對待出軌:陳思誠出軌後,佟麗婭發布朋友圈,只有簡單的壹句話:“重新開始,丫丫加油。”配圖是壹張她在真人秀《真正男子漢》中的截圖,她抱著兒子朵朵、額頭相抵,圖片中的文字是:“沒有什麽是可以擊垮我的。”堅韌獨立躍然紙上,作為現代女性,她不缺乏美麗、名氣、獨立,但是她選擇了重新開始;林丹出軌之後,謝杏芳力挺“壹家人風雨同舟”,還發了全家三手相握的照片,她也選擇了息事寧人;我想,當她們在媒體上看到自己壹家被推到風口浪尖上時,被自己的男人傷的體無完膚自不必說,傷痛之余,天性中受到外界打擊時的自我保護意識壹定會占上風,保護家庭免遭傾覆,保護腹中的孩兒不受傷害,保證目前的生活環境暫不會受影響,諸如等等......,這壹切的前提卻是得先保護那個男人不在這壹次的出軌事件中被擊垮,最重要的是:向左走,壹定是陽光大路嗎?

然後我們看看普通女人怎樣對待出軌。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丹丹跳樓事件”,潘奧和段丹峰是中央民族大學同學,正當兩人裝修婚房準備婚禮時,被年輕貌美的小三楊柳橫刀奪愛,突然得知真相後的丹丹承受不了打擊,隨後從11層樓道的窗戶躍下,結束了自己29歲的生命,她沒有選擇重新開始,也沒有選擇離開,而是選擇了決絕的方式告別了人世。至於她在跳樓時想了什麽,沒有人知道,可能萬念俱灰壹死了之,也可能想以死讓男人後悔,也可能無法面對以後的生活,以死解脫。不管哪種想法,她選擇了壹種慘烈對待出軌的形式,她悲痛之下忘了責任忘了父母,為情而殤!我想,當她坐在天堂的窗口俯視人間,看到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傷悲;看到那個男人在經歷初時的驚恐,但在她離去後所面臨的困境迎刃而解時;看到自己那曾經年輕美麗的軀體被摔的支離破碎時,會不會後悔當初的選擇?

現代國畫大師徐悲鴻與妻子蔣碧薇結合的很不容易,他們曾經有過非常美好的感情,有過***同經歷的艱難歲月,在徐悲鴻與學生孫多慈相愛後,蔣碧薇覺得夫妻感情無法挽回,與徐悲鴻開始分居並最終選擇了離異。“終究意難平”,但無論怎樣的荒蕪痛苦,都是自己的人生,蔣碧薇寫道:“人生是悲痛的,但是悲痛給予我很多啟示,使我受到了教訓,得著了經驗,認清了途徑,增強了勇氣,而沒有被它所摧毀”。碧薇選擇了向左走,碧薇在去世時,臥室的墻上掛著悲鴻為她畫的壹幅畫《聽琴》,那個少女曾經那樣美麗幸福!同時代的魯迅先生愛上學生許廣平並與之同居之後,他的妻子朱安默默無語的忍受著,像墻角的壹抹灰塵,她被魯迅先生遺忘了壹輩子,她也等待了壹輩子,盡管最終是壹場空,對她而言,光陰便是她望穿的雙眼,但她永遠望不到那個人來到她的身邊,那個人只是她夢裏的過客,匆匆壹眼已是壹生;在那樣壹個年代,如果朱安不是嫁給了壹代大師,而是在家鄉那個安靜小鎮上,被壹個普通人歡歡喜喜迎娶,相夫教子,又會如何呢,想必會平平淡淡度過壹生,但是,誰知道呢?

追溯到漢代,司馬相如所寫《子虛賦》得到漢武帝賞識,又以《上林賦》被封為郎,打算納茂陵女子為妾,司馬相如給妻子送出了壹封十三字的信:“壹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聰明的卓文君讀後,淚流滿面,壹行數字中唯獨少了壹個“億”,無憶,豈不是夫君在暗示自己已沒有以往過去的回憶了。她心涼如水,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回《怨郎詩》旁敲側擊訴衷腸,又附《訣別書》給相如。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驚嘆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從此不再提遺妻納妾之事,兩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卓文君選擇了向右走,以自己的才華及情深義重挽回了夫妻感情,結局是美好的,那壹段不快的時光淹沒在了時光的長河中。

我小學有壹個女老師,本人品貌端正,丈夫比較英俊,經營個體生意,經常在外奔跑的人見多識廣,家有兩兒壹女,看起來是個幸福的家庭。村子裏另有壹家,男人極其老實,女人漂亮潑辣能幹,在村裏頗有名氣,不知道哪壹天,老師的丈夫與那個女人對上了眼,老師初聞噩耗,如萬箭攢心,與丈夫鬧過哭過,並以分居抗議,那女人也成為村裏有名的“破鞋”,但是丈夫與那女人仍然藕斷絲連,終於在5年後,老師回到了關內原籍,兩人壹場曠日持久的分居戰宣告結束。恰好那個女人的丈夫患病去世,老師的丈夫便與那個女人結了婚,我想他們應該大抵也是有感情的吧。戲劇化的是,去年回到久別的家鄉,再次聽到他們的消息,那個女人前年患了肺癌去世,老師與丈夫因為兒女的關系再次聯系上,老師竟然原諒了丈夫,兩人重歸於好。我聽完唏噓不已,女人的心得有多麽柔軟,才會在原地等了那麽多年,等著丈夫的重新歸來!

? 看著以上這些出軌門事件,女人在對待男人出軌,大多會憤怒悲傷之後選擇重新開始,決絕的事件畢竟是少數,至於為什麽會這樣做,我想在文章出軌後,馬伊琍的父親發的壹篇微博代表了壹種大多數人持有的思想吧!他的微博有這樣壹段話:大凡中國家庭發生這種事,只要夫妻感情在,都會用息事寧人、包容的方法處理,如果妳們有更好的辦法就請告訴我們。

我沒有更好的辦法告訴他們,但是我想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遇到這樣的突發事件,不管女人的位置高低,壹般早期反應是不能接受不敢相信,反應過於強烈的可能就走了極端,大多數的人慢慢安靜下來,首先會問自己壹個問題:我該怎麽辦?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左走如何?右走又如何?哪條路成本更低?選來選去,可能發現竟然無路可走,目前的路是自己唯壹走過還會走的,而且前塵往事的種種溫情又怎麽可能壹筆勾銷?所以選擇向右走成為了必然!但是我想有個前提:如馬伊琍父親說,親情還在,感情還在。如果是我,可能也會這樣做,因為我不知道在現今的社會選擇向左走後,人生會比現在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