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個主題單元“愛的奉獻”中的壹篇精讀課文,講述了壹個脈脈溫情的故事。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給予樹教學設計模板,歡迎閱讀參考!
教學理念:
愛的模樣有千萬種,孩子間的“給予”更是讓我們看到了金子般的心。《給予樹》這篇課文,文質優美,情感動人,通過品讀文本,培養學生的閱讀、表達、思維和審美能力,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
1.會認“予、聖、誕”等10個生字;會寫“予、糖”兩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金吉婭的言行和心理。
3.通過研讀關鍵詞語和句子,引導學生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感受富有愛心能給人帶來真情和快樂。
4.在感悟課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閱讀、表達、思維、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研讀有關金吉婭言行和神態的句子,體會金吉婭的心理。
教學難點:
在閱讀、理解和感悟的基礎上,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和同情,感受愛心帶給人的真情和快樂。
教學準備:
聖誕樹掛圖、聖誕節的短片、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本課為第壹課時)
教學過程:
壹、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坐得真端正,老師要獎勵給大家壹段動畫(播放聖誕節的.動畫)。這是壹個關於聖誕節的歡快的視頻。妳們喜歡聖誕節嗎?(生:喜歡。)那誰能介紹壹下?(出示資料袋的內容)。這真是壹個有趣的節日!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就發生在聖誕前夕(板書課題:給予樹)
提示:課題當中“給”讀“jǐ”,是壹個多音字,另壹個讀“gěi”。同時註意,“予”字和我們學過的“矛”很像,但是沒有撇,請大家跟老師壹起寫(師在板貼上範寫,生自己寫並同桌互評),好,齊讀課題。
2.看了這個課題,妳有什麽疑問?
(生質疑:給予是什麽意思?——給予就是送給,幫助的意思。給予樹就是——給別人幫助的樹。)
設計意圖:通過動畫導入新課,並隨機揭示課題,激發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那到底發生了壹個什麽故事呢?現在請大家打開課本,根據自讀要求,自由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2.檢查預習
(1)給予 ? 聖誕節 ? 享受 ? 仁愛 寬裕 ? 前夕 ? 猜測 ? 顯然
(2)沈默不語 ? 如願以償 興高采烈
(3)援助中心 ? 棒棒糖 (相機解釋“援助中心”,教寫生字“糖”)
3.課文中寫了哪幾個人物?給妳印象最深的是誰呢?(課件出示“我”(媽媽)、兄弟姐妹(4個)、小女孩、金吉婭,相機板書:金吉婭)
設計意圖:通過自由讀課文,檢查預習,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三、精讀品析,感悟真情
讓我們壹起走進金吉婭。請大家自由讀壹讀三、四自然段,找出描寫金吉婭神態和語言的句子,妳從中能感受到什麽?
1.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沈默不語。
為什麽金吉婭會沈默不語呢?(壹方面她為自己沒有為家人準備像樣的禮物而難過,另壹方面她也害怕媽媽的責怪。)
2.“我的錢就……只夠買這些棒棒糖了。可是媽媽,我們有這麽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麽都沒有。”
(1)省略號,表示停頓,金吉婭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難過。)金吉婭為沒有給家人買到像樣的禮物而難過,她可真是壹個——善良、體貼的孩子,(相機板書:善良、體貼,齊讀)。
(2)文中的小女孩是個怎樣的孩子呢?妳從哪裏知道的?(“什麽都沒有”)
(3)她可能沒有什麽呢?(沒有父母,沒有兄弟姐妹,沒有朋友,沒有聖誕禮物)她可真是“什麽都沒有”啊,多可憐的孩子,多麽值得同情的孩子,誰能試著讀壹讀?(指名讀)
3.“後來,我看到壹棵援助中心的‘給予樹’。樹上有許多卡片,其中壹張是壹個小女孩寫的。她壹直盼望聖誕老人送給她壹個穿裙子的洋娃娃。”
(1)這是壹個什麽都沒有的小女孩,她多麽需要人們的幫助啊!妳從這段話中哪個詞語看出來的?
“壹直盼望”
我們不認識這個小女孩,不知道她長什麽樣,只知道她在壹直盼望,什麽是“壹直盼望”?
晚上,她盼望著——聖誕老人送給她壹個穿裙子的洋娃娃;
夢中,她盼望著—— ;
早晨,她盼望著—— 。
晚上睡覺前,她祈禱著能有壹個洋娃娃,睡夢中,她做夢也在祈禱聖誕老人會送給她壹個洋娃娃,早上醒來,她發現身邊什麽都沒有,於是她帶著失落,又帶著憧憬,開始新的盼望。從晚上到早上,從夢中到清醒,小女孩每時每刻都在盼望有壹個洋娃娃,這真是——壹直盼望。(配樂)
帶著小女孩的可憐和盼望,帶著金吉婭的同情,誰來讀壹讀這段話?(指名讀,並進行朗讀指導)
(2)小女孩把她的心願寫在了卡片上,掛在了給予樹上,她可能會寫些什麽呢?假如妳是小女孩,妳會怎樣寫呢?
(預設:我是個孤兒,是個沒有夥伴的小女孩,是個沒有爸爸媽媽關懷的小女孩,我多麽希望有壹個穿這裙子的洋娃娃,我多麽希望聖誕老人送給我壹個洋娃娃!)
(3)是呀,金吉婭仿佛真的看到了這些情景,她被小姑娘的心願感動了。這時候她內心是怎樣想的呢?(可是媽媽,我們有這麽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麽都沒有。)
金吉婭做出了決定:“於是,我取下卡片,買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壹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禮品區”。金吉婭可真是壹個——善良、仁愛、同情的孩子。(相機板書:仁愛、同情)
設計意圖:通過對關鍵句子、重點詞語的研讀,使學生感受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後來,小女孩收到洋娃娃,她的臉上露出了快樂、幸福的笑容,此時,她的心中有千言萬語,讓我們把它化成對金吉婭深深的祝福和感謝吧!請妳替小女孩些幾句感謝的話,把它掛到我們的“給予樹”上吧!
設計意圖:通過寫感謝語,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1.正像高爾基說的:“給,永遠比拿愉快!”,希望我們大家更樂於“給予”,感受給予帶給我們的快樂!而文中的母親“我”,在這壹系列事情的發展中,心情會有哪些變化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2.作業:將這個感人的故事,回家講給父母聽。
設計意圖:總結全文,並為下節課作鋪墊,引導學生理解“給予”的真諦,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板書設計:
給予樹
棒棒糖
金吉婭
善良、體貼、仁愛、同情
洋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