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求總結荊軻刺秦王中的通假字等

求總結荊軻刺秦王中的通假字等

詞類活用

壹、 字

1、 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邊為“三點水”,故其義必與水相關。指汜水,是位於鄭國境內的壹條河流。另外,“範”字的讀音也是由草字頭下面的“汜”的讀音而來。

②縋,zhuì,字的左邊為“絞絲旁”,故其義與繩索、絲綢相關。 意為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聲構字法”,左邊為繩索之形,右邊是其音,“縋”的讀音就是根據“追”而來。

③***,本為象形字,下面兩點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壹個通假字,通“供”,供給之意,讀gō ng。

④闕,形聲字,“門”為形,“闕”為聲,讀作quē,意即門戶受損。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時,讀páng。

2、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來,***其乏困(***,通 “供”, 供給、供應。讀gōng)

(3)夫晉,何厭之有(厭,通 “饜”,滿足。)

(4)秦伯說,與鄭人盟(說,通“悅”,高興。讀yuè。)

(5)失其所與,不知(知,通 “智”,明智,聰明。讀zhì)

二、詞

1、詞類活用:

①燭之武退秦師(退,使動用法,使……撤兵。)

②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軍,名詞作動詞,駐軍。)

③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亡,使動用法,使……滅亡。)

④越國以鄙遠(鄙,名詞意動,把……當作邊邑;遠形容詞作名詞,遠地。)

⑤領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詞作動詞,變雄厚、變薄弱。)

⑥即東封鄭(東,名詞作狀語,向東;封名詞意動用法,使……成為疆界。)

⑦若不闕秦(闕,動詞使動用法,使……削弱。)

⑧闕秦以利晉(利,名詞使動用法,使……獲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詞用作動詞,損害。)

⑩***其乏困(乏困,形容詞作名詞,缺少的東西。)

2、古今異義

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①東道主

今義:請客的主人。

古義: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來。

②行李

今義:出門時所帶的包裹等。

古義:缺少的東西。例如:***其乏困

③乏困

今義:疲勞。

古義: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夫人

今義:對已婚女子的尊稱。

三、特殊句式

1、判斷句

①是寡人之過也(“……也”表示判斷)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斷)

2、省略句

①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汜南(省略介詞“於”)

②(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 (省略主語“燭之武”)

③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省略介詞“以”的賓主“之”)

3、賓語前置句

夫晉,何厭之有?(“有”的賓語“何厭”前置,“之”作為標誌。翻譯時要調整為“有何厭”)

4、狀語後置

以其無禮於晉(介賓短語“於晉”作狀語,後置,翻譯時要調整為“於晉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