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真心想知道怎麽扒吉他譜 詳細的····

真心想知道怎麽扒吉他譜 詳細的····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扒譜是壹個吉他高手的必經之路,可以說:會不會扒譜是吉他手的分水嶺,因為扒譜對

吉他手的聽力要求很高,不僅要求聽出旋律,節奏,和聲,而且要根據聽來的結果判斷

原曲當中使用的技法(吉他當中有很多固定的手法和套路),如果妳彈的東西和風格越多

對原曲當中的伴奏手法就越熟悉,扒起譜來就越快,甚至這些東西能夠成為妳將來創作的源泉。

不會扒譜,意味著妳只能跟著教材和書本走,不能越雷池半步,談不上靈活和處理歌曲

的其他手法。如果沒有譜,妳就不可能進步。

扒譜的人學習的範圍會大很多,任何壹個他喜歡的曲子,都可以聽下來演奏,從中吸取

各種元素,增加積累。這些積累不要指望在某本教材上能夠得到,那些都是騙人的,只有

妳自己聽下來,聽懂的東西才是自己的東西。看看好的吉他手,都有壹副非常好的聽力,

即興solo也是建立在聽力的基礎上,能夠馬上判斷和聲的性質,了解到和聲裏面的組成音

然後再在這些組成音的基礎上編出旋律,好不好聽是壹回事,但是基本原理是這樣。

所以這篇是寫給有心學好吉他的人,如果妳只是隨便玩玩的,那就算了,因為扒譜要花

很多精力,沒個幾十首歌的積累是不行的。

扒譜的準備工作:

扒譜以前我們需要確定自己有以下基礎:

1 、識譜

最好對各種譜例都熟練,許多人學習音樂不愛唱譜,實際是犯了最最嚴重的錯誤,多唱譜

可以提高樂感,節奏感,甚至旋律感,讓自己對樂曲的每個細節都做到心中有數。

識譜大致可以這樣突破:

練習唱音階 1 2 3 4 5 7 1(高音)

然後打亂各種組合都唱唱,比如1 3 2 4 3 5 4 6 5 7 6 1(高) 7 2(高) 1(高)

自己再去試試其他組合,壹定要唱準,記在腦袋裏,下次可以毫不費力的脫口而出

如果自己無法判斷準不準就找聽的準的人幫妳聽,再不行,可以在guitar pro上寫出來

跟著計算機唱

練習節奏,各種節奏的排列組合唱到條件反射為止,如果妳在唱的過程中還在思考,還在猶豫,說明離識譜還差的遠,壹定要滾瓜爛熟。常犯的毛病是,打拍子不連貫,不穩,總是要想。

然後把節奏換成音符,唱準,就成功了。

當然識譜還是需要多唱譜才能漸入佳境,光看光哼哼是沒用的。如果不唱譜,大家壹起來鄙視他,嘿嘿。記住,壹定要唱。

壹般說來,如果可以毫無問題的識譜,聽力的問題就解決了 2 、扒譜工具

壹把琴,壹個電腦,壹個耳機

琴是用來對照用的

電腦用來放曲子,建議大家用cool edit pro扒譜,它可以定點在歌曲的某壹部分反復播

放,我以前是用磁帶機,但是明顯不如這個方便

耳機的幹擾比較小,很細微的聲音也聽的清,如果妳壹定要用音箱,只要聽的清,也可以

扒譜步驟:

現在可以動手了

選曲要合適,如果是剛開始,就不要選擇太難的曲子,壹般民謠類,舒緩的比較適合。最

好吉他聲部也要明顯壹些,聽的清楚就可以。

扒譜以前要確定歌曲的調式,拍子

調式壹般這樣判斷,先聽出歌曲的主旋律,再到琴上去找是哪個調,

如果妳無法聽出旋律,就聽最後壹個結束的音,不是1就是6,很少會有其他情況,然後

看看這個1或者6是哪個調的1或6

拍子可以這樣確定,跟著低音或者鼓聲走,低音往往響在重音上(但是這個不壹定,只是

大多數情況是這樣),鼓也是響在重音上的,特別是低鼓和軍鼓,低鼓響在壹個小節最

強的拍子上,軍鼓響在較強的拍子上。確定了曲子的強拍特征後跟著這些點唱 1 2 或者 1 2 3 或者1 2 3 4,看看哪個比較合適,能夠正好對上點,那就是哪個了

當然1 2 和1 2 3 4聽上去差不多,這個要看曲子的氣氛,比較舒緩的是4拍,比較急促的

(比如進行曲壹類的)是2拍

扒譜最好先聽低音,也就是bass,bass確定了和聲的性質,如果bass演奏了C這個音

那很可能這個和弦會是C、C7、Cmaj7、Cm等等以C為根音的壹組和弦,這樣妳可以不用把

所有和弦都試壹遍。

然後聽中音或者高音區的伴奏,壹般是聽吉他聲部(因為吉他壹般使用分解和弦,比較容

易聽清楚),其他填充音可以在弦樂或者其他聲部裏找,大家知道,除了根音(bass),

再聽出兩個音就可以確定和弦了。

最後確定歌曲進行的節奏,這個節奏可以根據鼓聲來決定

低鼓響的那壹點是吉他的低音(不論妳是撥奏還是掃弦)

軍鼓響的那壹點是吉他的高音區

其他點上的音可以忽隱忽現的過去,但是壹定要有,不然聽上去節奏就比較散,基本上手

撥動或者掃弦的頻率是跟嚓片的對應的

其余處理就以後再說,這樣壹首歌基本上可以出樣子了

關於和弦級數的初級理論

流行音樂中壹般只講大調的和弦而很少把小調單獨作為壹種調式重新定義和弦,因為流行音樂中關系大小調和弦***用的現象十分普遍,如果用經典和聲學解釋會顛來倒去搞不清。

下面我們用C大調來舉例。基本和弦***7個:C,Dm,Em,F,G,Am,Bdim.分別是1,2,3,4,5,6,7級和弦。1,4,5稱正三和弦,2,3,6稱副三和弦。7級和弦在流行音樂中極為少用。1級和弦也稱主和弦,4級和弦也下屬和弦,5級和弦也稱屬和弦。接下來是每個和弦的屬性,很重要哦!

C,即1級和弦,是用來明確調性的。壹般大調的歌曲都以它開始,也以它結束。不過在曲子的中間可以盡量少用主和弦,否則老是給人以終止感,樂曲的進行也會很硬。

Dm,即2級和弦,是壹個很柔和的和弦,它的最重要用途就是放在屬和弦即5級和弦之前。而5級和弦則自然要回到1級和弦,所以很容易就形成了2-5-1的進行。這是壹個極其常用的進行。

Em,即3級和弦,也是壹個十分柔和的和弦。音樂的進行中有了她馬上就會變得柔美而略帶憂傷。1-3-4的進行,也即在C大調中的C-Em-F是壹個很常用的進行。樂曲中本來用1級和弦的地方有時可以考慮換成3級和弦,音樂立即就不強硬了。港臺音樂中這種手法很常用。

F,即4級和弦,大調中的又壹正三和弦,屬於骨幹和弦之壹。它十分明亮,讓人感覺心胸開闊,有壹種壹下子“飛”起來的感覺。我們聽到的美國鄉村樂和描寫西部大草原和大峽谷的歌曲都使用4級和弦來表現。1級和弦後面跟4級與跟3級和弦是絕對不同的。

G,即5級和弦,大調中的第三個正三和弦,任何壹首歌曲都不可缺少。它起著對主和弦支撐的作用。樂曲的終止感就是由5-1這樣的進行產生的。當然現代流行音樂特別是歐美音樂中不使用5-1終止的歌曲也很多,這正是流行音樂的特色,但5級和弦作為音樂的骨架和弦仍然不可動搖。

Am,即6級和弦,壹個中性的和弦,如果把它作為主和弦那就是小調了。歌曲肯定會變得憂郁,悲傷。如果6級和弦出現在大調中的某些部分,那它起到的就是連接不同和弦的作用。6級和弦象壹座橋,它前面可以接幾乎所有的和弦,後面也是如此。它可以是和弦的進行連貫,不呆板。1-6-4-5是極為常用的進行,事實上就用這四個和弦就可以寫歌了。

Bdim,即7級和弦,在流行音樂中很少用。因為它是減三和弦,有壹種向裏收縮的緊張感,壹般只在某些特定進行中使用,或是為了根音的流動而使用。

在了解了上述和弦的屬性之後,大家就可以嘗試為歌曲 配和弦了。不過這是壹個長期探索和實踐的過程,能否配出基本正確的和弦不是寥寥文字可以教會的,也不是本教程的目標,我們的目標是配置出更好更優美的和 弦,我們不該停留在對與不對的層次上。就我個人經驗而說,如果妳能做到以下幾點,那妳就向編曲大師跨出了關鍵壹步:

1,能在壹遍內聽出歌曲的基本調內和弦(即1,2,3,4,5,6,7級和弦)

2,對歌曲常用的離調和弦比較敏感,壹般也應當在1到2遍內分辨出其離調和弦。

3,看樂譜上的和弦可以想象出其音響效果,如果別人演奏錯誤,能馬上察覺。

4,看壹條單旋律,不用任何樂器,在心裏能為它配和弦。

我們現在的流行音樂體系是純西方的,旋律與和聲地位同等重要。如果對和聲不進行系統的研究,是難以制作出優秀的現代音樂作品的。

接下來我們要為歌曲配置更優美的和弦,使音樂更流 暢。這就要用到各種變化和弦。關於變化和弦在經典和聲學裏有復雜的壹套理論,這些理論是有實際意義的,但是對於那些沒有系統學習過和聲學的人來說,如果壹 開始就被灌輸有關離調的系列理論,恐怕沒有多少人可以正確理解。所以在本教程中,我采用了壹種比較直觀的說法,關於離調和弦等內容的正確涵義會在以後寫 明。

註:所有和弦轉位都沿用傳統名稱,第壹轉位稱六和弦,第二轉位稱四六和弦。

1,主四六和弦(K46和弦)

這是壹個在古典音樂中很常用的和弦,但它在流行音樂中仍然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的形式是主和弦的第二轉位,以C大調舉例就是C/G和弦,即5-1-3和弦。這種和弦的特點是,雖然算是主和弦,但因為它以SOL為根音,所以壹點也不穩定,有著極強的向屬和弦去的傾向。試驗壹下,如果壹首大調歌曲結束時貝司手不彈DO音而彈SOL音,妳肯定會感覺很奇怪,妳會覺得這首歌曲根本就沒有結束。這充分體現了主四六和弦的不穩定性。因此在編曲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壹點,如果有壹首歌曲的結尾是C-G7-C(這可是很常用的結尾哦)我們就可以改為C/G-G7-C。由於C/G(主四六和弦)傾向與屬和弦G7,而屬和弦G7又傾向於主和弦,這樣從C/G開始壹系列的和弦都順著它的傾向性行進,音樂就變得流暢了。在古典音樂中,C/G-G7-C的進行是最經典的終止式。

2,二級六和弦

二級六和弦是二級和弦的第壹轉位,在C大調中是Dm/F。它的構成音是FA,LA,RE。大家會發現它與F和弦(四級和弦)只差壹個音,前者是FA,LA,RE,後者是FA,LA,DO。所以,二級六和弦實際上可以看成是四級和弦的壹個替代品,也就是說某些地方本來用的是四級和弦,現在就可以用二級六和弦代替,C大調中就是用Dm/F代替F和弦。二級六和弦保持了二級和弦柔和的特性,不象四級和弦那麽硬,也沒有強烈的“飛”起來的感覺,所以如果妳想要使1-4級的進行不要那麽強硬,但又要保證有1-4級進行的和聲效果,妳就可以用二級六和弦代替四級和弦。如果大家聽過電影《紅河谷》的主題曲,它的第二個和弦就是二級六和弦,而這個地方的和弦功能和聽上去的感覺實際上是四級的,這就對了!這就是二級六和弦要達到的效果。

3,大二級和弦

這實際上是壹個離調和弦,不過在這裏我不從這個角度去說明問題。大二級和弦就是升高三音的二級和弦,在C大調裏是2,#4,6和弦。它的特點就是強烈傾向於屬和弦(五級和弦),也就是在C大調裏構成D-G的進行。在前面介紹二級和弦時我曾提到二級和弦最重要的用途是置於5級和弦前面,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大二級和弦是增強了小二級和弦向屬和弦的傾向性。在C大調中就是用D-G7代替Dm-G7。在歌曲的適當位置使用這種代替手段效果是十分好的。但是要註意,歌曲的旋律音如果是FA(首調)則不能這樣代替,因為這會構成與和弦#4的小二度沖突,十分尖銳刺耳。鄧麗君的許多歌曲及那個年代的許多歌曲(如《今宵多珍重》)都會在屬和弦前使用大二級和弦,大家可以去仔細地分辨壹下。另外,和所有的離調和弦壹樣,大二級和弦也可以擴展成七和弦,C大調裏是D7和弦,2,#4,6,1。它的和弦性質和D和弦是壹樣的,只不過音響更豐富些。

4,大三級和弦

這也是壹個離調和弦。在C大調裏是E和弦,3-#5-7。是由三級和弦Em升高三音形成。它傾向於六級和弦Am.也就是在C大調裏構成E-Am的進行。它實際上也是Em到Am進行的強化。和前面壹樣,我們可以用E-Am代替Em到Am,但仍要註意,如果旋律音是SOL,就不能這樣代替,因為SOL會與和弦裏的#5沖突。有壹首老歌叫《我家在那裏》就使用了大三級和弦。有首聖誕歌曲<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就連續使用了大二級和弦和大三級和弦。另外,和所有的離調和弦壹樣,大三級和弦也可以擴展成七和弦,C大調裏是E7和弦,3-#5-7-2。它的和弦性質和E和弦是壹樣的。

和弦是如何構成的

和弦編配知識★

和弦是如何構成的

例子(異名)構成音(音名) 和弦名稱

構造規則

C(Cmaj)=1,3,5(C,E,G)

大三和弦

大三度+小三度

色調協和,明朗

Cm=1,b3,5(C,bE,G)

小三和弦

小三度+大三度

色調協和,音響效果黯淡

Caug(C+)=1,3,#5(C,E,#G)

增三和弦

大三度+大三度

色調很不協和,有擴張感

Cdim(C-,C°)=1,b3,b5(C,bE,bG)

減三和弦

小三度+小三度

色調不協和,有收縮感

C7=1,3,5,b7(C,E,G,bB) 大小七和弦

大三度+小三度+小三度.屬和弦+降半音的第七度音

Cdim7=1,b3,b5,bb7(C,bE,bG,bbB)

減七和弦

減三和弦+根音的減七度音

Cmaj7(CM7)=1,3,5,7(C,E,G,B) 大七和弦

大三度+小三度+第七度音

大三和弦+七度音

C6=1,3,5,6(C,E,G,A) 大六和弦

大三度+小三度+第六度音

大三和弦+第六度音

C9=1,3,5,b7,2(C,E,G,bB,D) 屬九和弦

屬七和弦+第九度音

C69=1,3,5,6,2(C,E,G,A,D) 六九和弦

大三和弦+第六度音+第九度音

C11=1,3,5,b7,2,4(C,E,G,bB,D,F) 十壹和弦

屬七和弦+第九度音+第十壹度音

C13=1,3,5,b7,2,4,6(C,E,G,bB,D,F,A) 十三和弦

在彈奏時可視需要刪減部分音

Cmaj9=1,3,5,7,2(C,E,G,B,D) 大九和弦

大七和弦+第九度音

C7-5(alt C7)=1,3,b5,b7(C,E,bG,bB,) 變化屬七和弦

屬七和弦的第五度音降低半音而成

C7+9=1,3,5,b7,#2(C,E,G,bB,#D) 屬七增九和弦

有屬七和弦+升半音的第九度音而成

C7-9=1,3,5,b7,b2(C,E,G,bB,bD) 屬七減九和弦

由屬七和弦+降半音的第九度音構成

Cm6=1,b3,5,6(C,bE,G,A) 小六和弦

小三和弦+第六度音

Cm7=1,b3,5,b7(C,bE,G,bB) 小七和弦

小三和弦+降半音的第七度音,

Caug7=1,3,#5,b7(C,E,#G,bB) 增大七和弦

由增和弦+降半音的第七度音構成

Caug9=1,3,#5,b7,2(C,E,#G,bB,D) 增九和弦

由增七和弦+第九度音構成

Caug11=1,3,#5,b7,2,4(C,E,#G,bB,D,F) 增十壹和弦

由增和弦+第九度音+第十壹度音構成

Cm7-5(alt Cm7)=1,b3,b5,b7(C,bE,bG,bB) 變化小七和弦

將小七和弦的五度音降半音構成

C9-5(alt C9)=1,3,b5,b7,2(C,E,bG,bB,D) 變化九和弦

將屬九和弦的第五度音降低半音而成

Cm9=1,b3,5,b7,2(C,bE,G,bB,D) 小九和弦

由小和弦+第九度音

Csus4=1,4,5(C,F,G) 掛留四和弦

將大三和弦的第三度音改成第四度音而成

C7sus4=1,3,5,b7,4(C,E,G,bB,F) 屬七掛留和弦

由屬七和弦+第四度音

Cm7sus4=1,b3,5,b7,4(C,bE,G,bB,F) 小七掛留和弦

由小七和弦+第四度音構成

初級的和弦編配知識

吉他伴奏中最常用的和弦有大三,小三,屬七,大七,屬九和弦等,這裏我們只簡單介紹壹些三和弦與屬七和弦的編配規律和音樂功能.

對於民謠吉他彈唱,這兩種和弦已經足夠了

I(1,3,5)大調主和弦,用在歌曲的樂曲開頭和結尾,色彩明朗,寬廣

II(2 ,4,6)常用在V7和弦之前色彩柔和

III(3,5,7)常用在V7和弦之前或V和弦之後,色彩暗淡

IV(4,6,1)常用在I和弦與V和弦之間,音響堅挺,趨向不穩定,常出現在旋律副歌高潮樂段中

V(5,7,2)常用在V7和弦之前或I和弦之前色彩熱烈,常用烘托高潮

VI(6,1,3)小調主和弦用在小調歌曲開頭和結尾色彩暗淡,抑郁

I7(1,3,5,b7)常用在I和弦和IV和弦之間。有傾向IV和弦的特點,功能近似於I和弦

II7(2,4,6,1)常用在I和弦與VI7和弦之後,趨向不穩定功能近似於II和弦

III7(3,#5,7,2)常用在I和弦或VI和弦之前,極不穩定,有趨向穩定的強烈要求,功能近似於III和弦

V7(5,7,2,4)常用在曲調即將結束處,色彩最暗,最不穩定

VI7(6,#1,3,5)常用在II和弦與II7和弦之前,有傾向II和弦與II7和弦的特點,功能近似於VI和弦

大II7(2,#4,6,1)常用在V和弦與V7和弦之前,有傾向V和弦與V7和弦的特點,功能近似於II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