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新課標初中語文九年級第五單元教案

新課標初中語文九年級第五單元教案

  [單元教學設想]

 沈潛於中國歷史文化的長河,順流而下,玩味了唐詩,品賞了宋詞,諦聽了元曲。泊船於明清港灣,古代白話小說成了最迷人的風景。膾炙人口的《三國演義》,宏偉不朽的《紅樓夢》,百看百新的《水滸傳》,詼諧幽默的《儒林外史》。這些不朽的著作在漫長的世代、廣袤的地域,給予了眾多讀者以巨大的感動。歲月能夠改變山川的容顏,卻無法掩飾這些經典著作裏壹個個鮮活的人物的光輝。

 九年級(上)第五單元薈萃了以上四部著作中最精彩的篇章:智取生辰綱,幾多智慧,幾多無奈;楊修之死,幾多離奇,幾多感慨;範進中舉,幾多喜氣,幾多悲哀;香菱學詩,幾多癡迷,幾多崇拜。

 學習這壹單元,要引領學生透過文字,在引人入勝的情節裏結識那些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洞察作品的主題,更要讓這壹段學習歷程成為學生青睞名著、關註古典文化的源動力。

  [單篇教學方案]

 《智取生辰綱》教學新點子

 [方案壹]

 教學角度:說讀——以多形式、多角度的說來帶動對課文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寫作技巧的探究。

 主要教學步驟:

 1.引入式說:《水滸傳》是施耐庵所著的壹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白話小說,它是中國白話文學的壹座裏程碑。它塑造的人物用金聖嘆的話說“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今天我們就以說讀的形式來領略它的魅力。

 2.復述式說:要求學生默看課文,然後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整個故事。

 3.發散式說:根據課前安排,請學生介紹與節選相關的情節(汴京城楊誌賣刀、青面獸北京鬥武、七星聚義、青面獸雙奪寶珠寺),從而大致了解楊誌的人生經歷。

 4.點評式說:(1)請結合文章中關於描寫楊誌言行的語句以及他的人生經歷,以“我眼中的楊誌”為內容說話。(2)請結合七星聚義的'大致內容以及文章的第二部分,說說晁蓋等人“智”在何處?

 5.想象式說:假如請妳從晁蓋等人的視角來講這個故事,妳將如何進行?

 6.鑒賞式說:文章以楊誌等人的角度敘述故事妙在何處?

 [方案二]

 教學角度:主問題研究——整堂課提出壹個問題,通過對這個問題三個層次的探究,完成對文章的解讀。

 主要教學步驟:

 1.導入:學生齊唱《好漢歌》,然後說壹說自己知道的《水滸傳》中的好漢。

 2.復述選文情節:(1)快速瀏覽課文,大體把握故事內容。(2)小組內復述(壹人主講,其他人補充)。

 3.問題研究:楊誌押送生辰綱是以失敗告終的,請問:他失敗的原因是什麽?

 第壹層次探究:結合課文中描寫楊誌言行的語句,聯系妳所知道的楊誌的其他故事,試著從楊誌本人身上找答案。

 第二層次探究:文題為“智取生辰綱”,吳用、晁蓋等人想了哪些計謀最終取得生辰綱?試著從他們身上找找楊誌失敗的原因。

 第三層次探究:妳還能運用妳所掌握的歷史知識,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談談楊誌失敗的原因嗎?

 4.拓展:說幾個逼上梁山的英雄的故事,比較他們與楊誌性格的不同。

 《楊修之死》教學新點子

 [方案壹]

 教學角度:編演課本劇——在編、演、訪中完成對人物形象、文章主題的解讀,培養學生感悟文本的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主要教學步驟:

 1.默讀課文,按時間順序復述故事(楊修數犯曹操之忌、曹操以“惑亂軍心”為由殺死楊修、曹操兵敗斜谷厚葬楊修)。

 2.學生分成八個學習小組,每壹組選擇其中壹個小故事改編成課本劇(要求充分發揮集體才智,先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將故事創編得生動具體些,然後分角色活靈活現地將故事表演給大家看。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

 3.分組活動15分鐘,然後按故事的發展順序,各小組分別上臺表演。

 4.評選最佳創編組、最佳演員。

 5.壹線采風。

 現場采訪最佳創編組負責人:妳們大膽創編的依據是什麽?

 現場采訪曹操最佳扮演者:當妳走進角色,妳對曹操這壹人物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現場采訪楊修最佳扮演者:妳認為楊修是壹個什麽樣的人?妳從他身上得到了哪些教訓?

 [方案二]

 教學角度:縱式結構,層層深入,整體感知把握情節,細節品味感受形象,研讀探究明確主旨,拓展延伸豐富課堂。三槐居語文論壇9@(T--s$^#I5e#R

 主要教學步驟:

 1.導入激趣:教師講述《世說新語捷悟篇》“魏武過曹娥碑下”,學生初識楊修的才智。

 2.整體感知:(1)學生默讀全文,結合註釋讀懂文意;(2)為每壹則小故事擬壹個小標題;(3)按行文順序復述故事。

 3.細節品味:細讀課文寫楊修數犯曹操之忌的幾則故事,思考:(1)楊修是壹個什麽樣的人?(2)揣摩曹操的心理,說說曹操在這幾個故事中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征。

 4.難點探究:楊修之死,誰之過?(先小組討論,然後集體交流,如果分歧較大,可適機展開辯論,教師適時介入,引導學生認識楊修是曹氏政權爭鬥的犧牲品。)

 5.拓展延伸:講幾則曹操的故事,說壹說妳心目中的曹操。

 《範進中舉》教學新點子)

 [方案壹]

 教學角度:壹字經緯——圍繞壹個“變”字組織課堂教學。

 主要教學步驟:

 1.教師簡介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引入。

 2.整體把握:默讀全篇,在最短時間內提取課文主要信息,了解故事情節,然後分別用壹句話、壹段話概述課文內容。

 3.尋“變”——請同學們帶著發現的眼光讀課文,妳能捕捉住文章裏人物的變化嗎?

 4.說“變”——在學生充分朗讀發現之後,集體交流尋讀所得。

 5.議“變”——胡屠夫、眾鄉鄰、張鄉紳對範進態度的變化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眾生相?範進的癡迷科舉與這有沒有聯系?

 6.讀“變”——選擇文中某壹處最典型的最鮮明的變化讀壹讀,讀得誇張、生動些。

 7.續“變”——老童生範進垂老之年意外收獲了功名,無米下炊、遭人唾棄的生活狀態徹底改變。他的有生之年還可能演繹什麽變幻莫測的故事呢?請在想象的國度幫他策劃吧(提出要求:秉承諷刺藝術,關照社會現實,合乎人物性格,想象大膽新奇)。

 [方案二],

 教學角度:演讀——感受文章的諷刺藝術;演說——加深對作品主題的認識。

 主要教學步驟:

 1.由古時流傳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趣談引入。

 2.整體把握:(方法同上2)

 3.走進演讀廳:(1)快速瀏覽課文,圈點勾畫可笑之處。(2)思考批註:可笑的背後隱含著什麽?(3)交流。(4)根據個人的喜好,擇其壹處或幾處文段進行表演朗讀。

 4.登上演講臺:(1)出示演說主題:範進中舉,大家壹片歡喜。所謂的“大喜”,其實是他個人的“大悲”,乃至民族、國家的“大悲”。(2)請同學們分學習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圍繞這句話進行討論。(3)每個小組推薦壹人到臺上進行壹分鐘演說。

 《香菱學詩》教學新點子

 [方案壹]

 教學角度:探究式閱讀。

 主要教學步驟:

 1.故事導入,引起閱讀興趣。教師簡要介紹《紅樓夢》,講壹講香菱進大觀園之前的遭遇。

 2.通讀全文,整體把握故事情節。

 3.問題探究:(1)香菱初學寫詩就寫出了這樣的好詩,她成功的原因是什麽?學生首先結合文章內容獨立思考,然後小組討論,再集體交流(領悟香菱的“苦誌學詩,精血誠聚”,要求學生聯系課文裏有關她學詩的細節進行分析)。(2)黛玉給香菱指點學詩門徑時談到了哪些問題?)

 4.拓展反思:小說詳細敘述了黛玉指點學詩門徑、香菱談讀詩體會及香菱苦心寫詩的經過,妳覺得其中哪些內容對妳的閱讀或寫作有啟發?用二三百字寫寫自己的閱讀心得。

 [方案二]

 教學角度:說讀。

 主要教學步驟:

 1.導入:說說香菱的身世與遭遇。

 2.初讀課文:說說故事梗概。

 3.精讀賞析:說說香菱的三首詩。:

 4.悟讀明理:(1)瀏覽全文,先說說學詩中的香菱(這壹活動目的有兩個,壹方面認識香菱的“苦誌學詩,精血誠聚”;另壹方面體會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2)再說說妳從香菱身上受到的啟迪。(3)結合黛玉指點的作詩門徑,談談在閱讀與寫作中受到的啟發。

 5.拓展延伸:有人說“《紅樓夢》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贊歌”。妳能夠對此談談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