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是呀,的確,抓住了我們的心。從《終將逝去的青春》開始,青春
類的題材,數不勝數,所以也就不少這壹部《青春派》。
這個電影應該尤其能觸動90後,因為講述的是關於高考的故事。這段
歲月對於我們而言,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剛剛好刺痛我們那顆被稱作青春
的心。
我們看了太多人的青春,以至於要我們自己反思,我們的青春,是大
屏幕上的那樣光怪陸離嗎?看著別人的青春,覺得那才叫做青春,而放眼
自己呢啊?
這類題材基本無法是我的淚點爆發,不是不想哭,而是不敢哭,眼淚
在眼眶裏打轉過,但是,就是可以控制著知道眼淚蒸發。《青春派》最打
動我的,不是結尾裏故事背景的介紹,也不是最後男主角對著他們班主任
的告白,最打動我的,是他們在傳卷子,在早讀的樣子,像極了我們當初
,那幫為了高考奮鬥的戰士們。
故事裏,始終穿插著愛情,那種最青澀最單純的愛情,真好。之前的
我會後悔,覺得最好的年紀是16歲,在那單純的上課下課之間,在那吃飯
排隊之間。而現在,越來越清楚,為什麽最好的年紀在18歲裏,因為,18
歲是我們夢想的結束,理想的開始,是我們開始懂得懷念珍惜,知道失去
的疼痛。原本壹場浪漫的告白,葬送在了成長的路上,是動力,也是經歷
,最後沒有終成眷屬的人們,會找到屬於自己新的幸福。居然和曉凡就是
這樣吧。當最後,字幕裏,兩個人都去了中國人民大學的時候,莫名其妙
的想哭,覺得,真好。
沒有黃晶晶的生活裏,居然懂得了珍惜。是傷痛,也是恩賜,因為我
們發現了更值得我們珍惜的人或事。這就是青春,也許不經意,但就是這
麽刻骨銘心。
有時候想,如果我的青春拍成電影,那會是什麽樣?無論什麽樣,都
會是別人羨慕的樣子,就像是妳羨慕別人壹樣的青春。因為看似獨壹無二
的青春裏,我們都有著太多的相似。我們都勇敢過,我們都放肆過,我們
都迷茫過,同樣,我們都愛過。講與沒講都壹樣,有結果沒結果也都壹樣
,因為我們終將都會刻骨銘心,並伴之成長壹生。也許在某個熟悉的情節
裏,我們自己溫習壹下,又或者在某個相識的場景裏,我們自己再演壹遍
。之後,我們依舊走著自己的道路,過著自己的生活。或許或更勇敢,或
許會更懦弱,或許會不想長大,永遠停留在那裏。
有時候我們奮不顧生,有時候怯懦膽小,還有時候呢?也許還有的時
候,我們就長大了。
會有無數的人奮不顧身的跳進青春的河流,想著快點遊到岸邊,可是
到了岸邊,我們想著,再等等,再等壹下上岸。可是,終究是要要離開的
,不論妳喜不喜歡。其實開始我們是喜歡的,但是越來越不喜歡,越來越
懷念那個岸邊,和那些壹起在河流裏的人們。
如果,讓妳重新選擇壹遍,妳的青春還會是那樣嗎?或是如果給妳個
機會,讓妳給那時的妳發個短信,妳會說什麽?想說好多好多,但是卻又
什麽都不想說,因為我們不想打破那是,我們的那個夢,因為那個夢,太
美了。
盡管我們都削尖了腦袋想要往大城市裏鉆,可是,真的置身其中的時
候,我只想說:這裏太大了,我走著走著就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我不知道為什麽會突然冒出這麽壹句話來,回顧電影裏的情節,無論如何
也找不到如何解釋的理由。夢想著在大城市裏,看著燈火闌珊,但是卻也
找不到那盞等妳回家的那盞。前半句是夢,後面的是現實。看到了吧,這
就是歲月在我們身上留下的痕跡。
哪裏有什麽獨壹無二,其實妳我都壹樣,都會為那些泰戈爾的詩飽含
淚水,為那些逝去的青春,莞爾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