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有趣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趣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幾何體的教學是大班很重要的內容,圓柱體、長方體是壹種常見的立體幾何體,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然而幼兒對圓柱體和長方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們說成圓圓的、長長的、方方的,並且很難聯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兒已認識了多個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我們嘗試了用遊戲的形式進行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種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並進行組合造型。
3、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和剪、粘貼的技能。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2、難點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的關系及它們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搜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長方形、圓形雪花片積木。
2、剪刀、膠水、彩紙、調查表。
活動流程
壹幼兒在玩中探索發現玩具的特征,並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我們壹起來玩壹玩。”
幼兒任意挑玩具,自由玩。師:“剛才妳們發現了什麽?他們能滾動嗎?(幼兒自由回答)
師:“請小朋友把能滾動的玩具放好紅色的籃子裏,把不能滾動的玩具放到綠色的籃子裏
二讓幼兒對正方體和圓柱體進行測量,在測量中驗證它們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們壹起來看壹看能滾動的物體是什麽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我們來看壹看不能滾動的玩具是什麽樣子的?(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詳細,那這個圓圓的玩具,它兩邊的圓壹樣大嗎?這個長方形的玩具每個面壹樣大嗎?幼:壹樣大,不壹樣大。(幼兒爭執不下)
2、老師出示紙條,幼兒親自動手測量,不斷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結論。
3、教師小結:這種身體像柱子壹樣,而且上下中間壹樣粗,兩頭都是壹樣大的圓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圓柱體,圓柱體放倒了只能朝壹個方向滾動。這種身體像盒子壹樣,有六個面,十二條邊,壹種每個面都是長方形,壹種四個面是長方形的,另外兩個面是正方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長方體。
三、幼兒在疊壹疊、擺壹擺中加深對長方體、圓柱體特征的認識。
1、師:在我們生活中,像圓柱體、長方體的東西有許多,今天我們壹起到超市去找壹找。
2、請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車出發吧!哎呀,超市還沒開門,我們找塊空地坐下。師:老師這裏有壹些長方形、圓形的雪花片積木,請小朋友先來玩壹玩、數壹數、說壹說自己是怎麽玩的。(幼兒玩積木後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壹樣大的圓形疊起來就是圓柱體,壹樣大的長方形疊起來就是長方體。
四、幼兒買商品,構建對圓柱體、長方體的知識經驗
1、超市裏的商品真多,請每個小朋友買壹種像圓柱體的商品,壹種像長方體的商品。
2、小朋友都賣了自己的商品,請妳說壹說買了什麽?商品有什麽不壹樣的地方?(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這些圓柱體的商品大小不壹樣,高矮不壹樣,粗細不壹樣。這些長方體的商品大小不壹樣,它們都有六個面,壹種六個面都是長方形,壹種兩個面是正方形,四個面是長方形。
有趣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2活動目標
1.感知有規律的排序,知道2組或以上壹樣的才算有規律。
2.探索不同的排序方法,了解排序方法的多樣性。
3.體驗操作探索的樂趣,感受生活中有規律排序的美。
活動準備
1.課件準備:課件《有趣的排序》、排序的插圖5張。
2.紙面教具:打印《小動物排排隊》、《小動物》
活動過程
壹、教師給幼兒按規律排座位,引導孩子感知有規律的排序,並鼓勵孩子探索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師按“男-女-男-女”的順序排座位,引導孩子觀察出規律。
——請妳們認真觀察身邊的小朋友,誰能告訴老師,今天排的座位有什麽特別呢?
——有的小朋友已經發現了,我們今天是按照壹個男生壹個女生,再壹個男生壹個女生這樣有規律的坐小椅子的。
2.鼓勵幼兒探索更多排序方法。
—— 我們現在把第二個女生和第三個男生換壹下座位,現在是什麽規律呢?(2個男生-2個女生)
—— 我們再想想看,小朋友還可以怎麽坐呢?
二、觀察畫面,引導幼兒了解排序方法的多樣性。
——有壹些小動物也像我們壹樣有規律地排隊,我們來看壹看吧。
——誰來舉手告訴老師,它們是按什麽規律排隊的?
小結:只有壹組的排序我們並不能發現規律,只有2組或以上相同的排序,我們把它稱為有規律的排序。
三、出示圖片,進壹步鞏固幼兒對規律排序的認知。
1.出示水果圖片,請幼兒判斷哪壹排是有規律地排序。
——這兩排水果中,哪壹排算有規律地排序?
——妳是怎麽判斷的?
2.出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引導幼兒做出正確排序。
——小蜜蜂和小蝴蝶們也想有規律地排隊,有壹只小蜜蜂和小蝴蝶不知道該排在哪裏,妳能幫助它們嗎?
四、給幼兒發放教學材料“小動物排排隊”和“小動物”,鼓勵幼兒嘗試多種方式給小動物有規律地排隊。
——妳可以用2種、3種或4種小動物,來進行有規律地排隊。
——看看哪位小朋友可以排出多種方式呢?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觀察生活中其他有規律的現象,如外墻瓷磚、床單的花紋等等,然後和老師同學們分享吧。
有趣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3教材分析
學習自然測量,不僅可以加深幼兒對各種物體量的認識,還可以讓幼兒感知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自然測量是幼兒較感興趣且操作性強的壹項活動。引導幼兒自己發現每個測量對象適合用什麽樣的測量工具,自己探究測量工具的選擇與測量對象的關系活動中應培養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進壹步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
活動目標
1.掌握自然測量的方法,了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
2.能根據測量對象的不同特點選擇適宜工具進行測量。
3.願意與同伴合作交流,樂於用測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
積木木棒、鉛筆、大熊圖片
活動建議
1.出示大熊圖片,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提問:大熊制作壹個和桌子差不多長的玩具櫥,可他不會,我們該怎麽幫助他呢?
2.引導幼兒討論測量工具和測量長度。
(1)引導幼兒討論測量玩具櫥的長度方法,鼓勵幼兒嘗試不同方法。
(2)請個別幼兒演示,提醒其他幼兒進行觀察。
(3)示範講解正確的`測量方法。
(4)請幼兒運用心經驗擦亮並記錄。
3.鼓勵幼兒運用不同工具測量。
(1)引導幼兒閱讀《我長大了》P28,選擇兩種不同工具測量書本的長度,在表格中記錄測量的次數。
提問:剛剛測量的是同壹張桌子,為什麽測量的結果不壹樣?
(2)請全體幼兒選擇兩種同樣的工具測量書本。
(3)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同壹個物體,為什麽測量次數和結果不壹樣?
小結:測量工具長,測量次數少;測量工具短,測量次數多。
(4)生活中引導幼兒運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測量感興趣的物品。
有趣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4活動目標:
1.樂於參加數學活動,對數學感興趣。
2.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0”的探究興趣,了解“0”在自然數列中的位置及不同的實際意義。
3.在遊戲中體驗數字“0”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1—9的數字娃娃各壹,花園背景圖壹幅。
2.有關“0”的相應圖片若幹(溫度計、門牌號、車牌號等)
活動過程:
壹、情境導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秋天到了,數字娃娃們來秋遊了,(邊說邊操作教具)1—9好數字娃娃從小到大來排隊。
0號娃娃:哎……等等我!(0號娃娃排到9的後面)
9號娃娃:不對不對,妳比我小,不能排在我的後面。(0號娃娃擠在4和5的中間)
5號娃娃:我的前面是4,後面是6,妳不能排在這兒的(0號娃娃擠在7和8的中間)
8號娃娃:我的前面是7,後面是9,妳不是排在這兒的(0號娃娃急得哭了起來)
2.提問:小朋友,妳們說0號娃娃應該排在哪兒呢?
3.繼續觀看表演(了解“0”在自然數列種的位置)
1號娃娃:0號娃娃妳是我們中間最小的壹個,妳應該排在我的前面。
0號娃娃點點頭,擦幹眼淚,排到了1的前面。這次,大家都表示贊同,排好隊出發了。
二、討論:
1.數字娃娃9為什麽不讓0排在它的前面?
2.0為什麽應該排在1的前面?
3.小結:0在自然數列中是最小的,所以應該排在最前面。
三、了解“0”的含義
1.數字娃娃們走啊走,來到了壹個花園裏(出示背景圖),她沒要找花兒交朋友。
2.2號娃娃會找哪朵花做朋友,為什麽?
3.那麽5號娃娃呢?(請壹幼兒來找)
4.老師故意幫6號娃娃找錯朋友,讓幼兒糾錯。
5.老師指著沒有花瓣的花:“這朵花找那個數字娃娃好呢?為什麽?”
6.沒有可以用“0”表示,“0”表示沒有。
四、生活中的“0”
1.妳在什麽地方看到過“0”?
2.出示溫度計和尺子:溫度計上面也有0,這兒,0是不是表示沒有?那它代表什麽?(表示0上溫度與0下溫度的界限)尺子上的0表示什麽呢?(起點)
3.門牌號、車牌號、電話機上的0呢?(表示壹種編號)
4.小結:我們的生活中出現過許多的“0”,“0”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五、遊戲:“0”的舞蹈
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運用身體各部位變化出“0”的形狀,老師用相機拍下並播放,看看誰變得最像。
六、活動延伸:
1.布置“0”的主題墻
2.教師示範書寫“0”
3.幼兒在田字格中規範書寫“0”
有趣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5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圖形的對稱性。
2.理解對稱的含義,能正確的判斷圖形是否對稱。
3.體驗對折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對稱的大樹、對稱的房子1張、對稱的三角圖片1張、不對稱的房子、不對稱的三角形、不對稱的茶壺各壹張;找對稱的操作紙每人壹張。
活動過程:
壹、故事導入
在壹個王國裏住著壹位美麗的公主,有壹天王國裏來了壹位可惡的巫婆,她把公主關了起來,並設下五道難關,人們都想就出公主,可都沒能闖關這些關卡,小朋友們妳們願意闖過難關嗎?
二、引入對稱的概念
師:“小朋友們在闖關之前,老師這有壹些有關這個王國的秘密,讓老師幫助壹下妳們吧”。(讓幼兒觀察對稱圖形,並探索發現其中相同的地方,對對稱圖形有壹些了解)
三、闖關遊戲加深對對稱的了解
1.第壹道關卡,__,找對稱的圖形
2.第二道關卡,看蝴蝶,找對稱的圖形
3.第三道關卡,看臉譜,找對稱的圖形
4.第四道關卡,歸類,找出哪些是對稱圖形,哪些不是對稱圖形
5.第五道關卡,讓幼兒畫出對稱的方格圖形
四、聯系實際
讓幼發現生活中,教師中的對稱圖形,並分享分享壹下自己對對稱圖形的理解。
五、動手操作
為每個幼兒準備壹張擁有壹半圖形的操作卡(圖形各不相同),使幼兒在壹堆圖片中找出圖形、顏色都相對應的對稱圖案貼在操作紙上。
有趣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6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幾何體的教學是大班很重要的內容,圓柱體、長方體是壹種常見的立體幾何體,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然而幼兒對圓柱體和長方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們說成圓圓的、長長的、方方的,並且很難聯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兒已認識了多個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我們嘗試了用遊戲的形式進行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種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並進行組合造型。
3、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和剪、粘貼的技能。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2、難點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的關系及它們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搜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長方形、圓形雪花片積木。
2、剪刀、膠水、彩紙、調查表。
《有趣的的立方體》的教案 教學設計 幼兒園大班數學
活動流程:
壹幼兒在玩中探索發現玩具的特征,並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我們壹起來玩壹玩。”
幼兒任意挑玩具,自由玩。師:“剛才妳們發現了什麽?他們能滾動嗎?(幼兒自由回答)
師:“請小朋友把能滾動的玩具放好紅色的籃子裏,把不能滾動的玩具放到綠色的籃子裏。
二讓幼兒對正方體和圓柱體進行測量,在測量中驗證它們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們壹起來看壹看能滾動的物體是什麽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我們來看壹看不能滾動的玩具是什麽樣子的?(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詳細,那這個圓圓的玩具,它兩邊的圓壹樣大嗎?這個長方形的玩具每個面壹樣大嗎?幼:壹樣大,不壹樣大。(幼兒爭執不下)
2、老師出示紙條,幼兒親自動手測量,不斷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結論。
3、教師小結:這種身體像柱子壹樣,而且上下中間壹樣粗,兩頭都是壹樣大的圓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圓柱體,圓柱體放倒了只能朝壹個方向滾動。這種身體像盒子壹樣,有六個面,十二條邊,壹種每個面都是長方形,壹種四個面是長方形的,另外兩個面是正方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長方體。
三、幼兒在疊壹疊、擺壹擺中加深對長方體、圓柱體特征的認識。
1、師:在我們生活中,像圓柱體、長方體的東西有許多,今天我們壹起到超市去找壹找。
2、請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車出發吧!哎呀,超市還沒開門,我們找塊空地坐下。師:老師這裏有壹些長方形、圓形的雪花片積木,請小朋友先來玩壹玩、數壹數、說壹說自己是怎麽玩的。(幼兒玩積木後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壹樣大的圓形疊起來就是圓柱體,壹樣大的長方形疊起來就是長方體。
四、幼兒買商品,構建對圓柱體、長方體的知識經驗
1、超市裏的商品真多,請每個小朋友買壹種像圓柱體的商品,壹種像長方體的商品。
2、小朋友都賣了自己的商品,請妳說壹說買了什麽?商品有什麽不壹樣的地方?(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這些圓柱體的商品大小不壹樣,高矮不壹樣,粗細不壹樣。這些長方體的商品大小不壹樣,它們都有六個面,壹種六個面都是長方形,壹種兩個面是正方形,四個面是長方形。
五、幼兒分組用買的商品造型。
1、請幼兒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衛生紙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麽樣的房子?應該怎麽做?(幼兒自由用買來的商品搭房子)
2、幼兒用繪畫、折紙等形式對作品進行裝飾。
有趣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7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2、引導幼兒知道日歷等是查看時間(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他們的方法。
3、培養幼兒的觀察和想象能力,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各壹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小字卡(同前)和數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類掛歷、臺歷、月歷等布置的展覽區。
活動過程:
壹、導入部分,激發興趣。
導入語:今天老師帶來了壹些有趣的數字和小朋友壹起做遊戲,高興嗎?那我們先壹起來認壹認、讀壹讀。看到這些數字,妳想到了什麽?(學號、年齡、時間等) 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擴展性思維.
二、出示房子,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1)出示房子圖,小朋友瞧,這裏還有許多有趣的數字呢!仔細看看,妳發現了什麽?
妳們發現了這麽多秘密,真了不起!咦,這些數字裏還藏著壹個好聽的故事呢!想不想聽?
教師利用大字卡講述故事。
評:幼兒的積極性很高,聽故事很認真.
2)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卡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麽名字?它有多少個日娃娃呀?它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有哪幾個月?小月房有哪幾個月?大月有幾日?小月有幾日?頂小的月是幾月?有多少日?
三、學習查日期
1)現在老師指日期,請小朋友說出是幾月幾日? 老師說日期,請小朋友把它找出來。
師:那今天是幾月幾日?妳們怎麽知道的?
教師總結:對了,象日歷、掛歷、臺歷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幾天小朋友都帶來了壹些掛歷、臺歷,今天我們就來開個展覽會,看看找找說說日期(如:生日、節日等),並介紹給旁邊的小朋友和後面的老師聽。
有趣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8設計意圖: 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只有讓幼兒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才能引發他們更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有趣的數字組合》就是根據這壹理念,做到“數學活動生活化”。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大街上的汽車越來越多,不少幼兒的家長都擁有私家車,孩子對車也越來越熟悉,在平時,孩子間對車也討論的比較多。傾聽他們的談話,他們討論的大多是車的顏色,種類,但關註車牌號碼的幼兒並不多。其實在車牌號碼中,蘊涵著很多的知識,特別是數學知識,排列與組合是車牌中最大的數學知識。
活動目標:
1、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
2、學習對給定的幾個數字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
3、樂於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的發現,能在合作討論的基礎上發現問題。
活動重點:
了解幾個數字排列組合的規律。
活動難點:
運用規律,嘗試進行又快又全的排列組合。
活動準備:
教具:車的PPT、自制車牌號碼。
學具:兩人壹套數卡(3 4 7)、每人壹套數卡(1 3 4 7)、筆和白紙。
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壹、在觀察的基礎上了解車,引出課題
1、車上有什麽?汽車由幾部分組成?
(車輪、車燈、車門、方向盤、座位……)
小結:汽車由車頭、車身、車尾三部分組成。
2、我這裏還有很多汽車的圖片,請妳們來看看圖片上的車有什麽特別?妳喜歡它什麽?
3、妳在馬路上還看見有哪些車?
4、怎樣在馬路上很快找到自己的車呢?
小結:每壹輛汽車都有不同的車牌號碼。
二、第壹次操作,學習三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1、播放PPT“陸老師的新車”
(1)、這是老師的新車,是壹輛銀灰色的馬自達。
(2)、老師的車牌上有3 4 7三個數字,妳們猜猜我的車牌號碼會是什麽?有幾種不同的排列方法?
(3)、幼兒兩人結對合作,用3 4 7三張數卡進行排列組合,壹人排另壹人記錄。(壹組車牌壹張紙)
2、展示車牌
(1)、每對孩子上交壹張車牌,教師把上交的車牌展示在黑板上。
(2)、看看車牌號有重復嗎?假如大街上車牌壹樣,警察會怎樣?
(3)、教師和幼兒壹起檢測,拿掉重復的車牌。
(4)、誰手中還有與黑板上不壹樣的車牌。
(5)、有什麽辦法又快又好地檢查出來?
小結規律:
3 4 7 3 7 4 4 3 7 4 7 3
7 3 4 7 4 3
(按照次序,以每壹個數字為排頭,把剩下的數字交換位置)
三、運用規律,嘗試4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1、在3、4、7中再加壹個數字1,我們試試用1、3、4、7這四個數字可以排出幾組不同的車牌。
2、想想用什麽方法能又快又全排出來?
3、幼兒四人合作,按照規律,每壹個人負責壹個數字記錄不同的排列組合,最後把四個人記錄合在壹起。
4、張貼幼兒記下的車牌,師生***同檢驗。
四、比較辨別車牌上的顏色、漢字和英文字母,了解車牌的不同
出示兩張為4347的車牌(不同顏色)
1、老師的車牌是4347,可是陸老師還看見壹個車牌也是4347,為什麽會這樣?(顏色不同)
小結:藍色車牌是私家車,黃色車牌是教練車,黑色車牌是大使館的車。
出示兩張車牌浙FQ4347 和滬DA4347。
2、我還看見顏色、數字都壹樣的車牌,為什麽會這樣?
(車牌上的漢字、英文字母不壹樣)
3、小結:車牌上因為漢字、英文字母、數字排列組合不壹樣,才有了千千萬萬的車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