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壹個人該怎樣才能成功

壹個人該怎樣才能成功

1.人生不過幾十載,時間是寶貴的。所以,要千海萬漉,沙裏淘金。只有規劃好我們人生的階段性目標,制定有效的措施,並按照措施去實行,才能壹步步走向成功。

2.認識環境的不同特點

任何人的性格特征,思想的深度和廣度以及成功與否,都是在個體文化和社會文化組成的座標系中取座標。換言之,壹個人的成功既取決於個體的素質,又取決於妳所面臨的環境。因此,要走向社會,取得成功,既要認識自己,又要認識環境。

3.會想不等於會做

有想法就要附註於行動,空想的習慣是成功的絆腳石.當然也不能不思考.

4.光說不練假把勢.光練不說傻把勢!

5.人的差異產生於業余時間 !!!

6.多數人對壹個人的評價是公正的

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改掉缺點!

7.機遇富有彈性

我在對畢業生進行調查中,當問到影響妳成功的因素時,40%左右的人回答是機遇。有人對中國當代名人成功素質進行分析時,把抓住機遇排在第壹,其它幾項依次是:功底與才華、信念、敬業精神、特殊個性、承受力、人際關系、善於表現自己、口才。可見,機遇對壹個人成功有重大影響。

機遇可分為先天機遇和後天機遇。先天機遇是指妳生下來是男、是女;妳是出生在北京的高幹家裏,還是出生在貧困的山區農家裏這對妳今後的事業肯定會產生影響,但妳無法改變,這也是人們常被稱之為命運的東西。後天機遇是在妳成長、發展中所遇到的社會需求,其本質是社會發展到壹定階段所產生的壹種必然需求。大機遇就是那種持久的社會需求。我們通常所說的機遇是指後天機遇,這種機遇對我們的成功則是富有彈性的。

首先,能否抓住機遇富有彈性。機遇是客觀存在,但妳能否抓住它,則取決於妳的素質。有人分析總結,改革開放20年來,有七大機遇:1978年至1986年是文學藝術家的黃金時代;1979年至1992年是個體戶成功的最佳時期;1980年至1986年,是演講藝術發展中的黃金時期;1980年至1994年是我國計算機市場機遇的最佳時期;1986年至1992年上半年,是中國人在股票市場上成功的最佳時期;1992年初至1993年上半年是房地市場壹次罕見的大成功機遇;從1996年開始,下崗也許是壹次機遇。這是從大的方面來說,在每個人發展的空間內,還有很多的機遇。

機遇壹般有三個階段:潛伏、高潮、衰退。在機遇的潛伏時期,它表現出風險大、困難多,要進入機遇將承擔很大的壓力,但只有早進入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進入機遇晚,機遇就不再成為機遇,而是巨大的負擔。抓住機遇,就要審時度勢,看準社會發展趨勢,及早進入機遇。

其次,進入機遇後能否取得成功,同樣富有彈性。抓住機遇,取得成功,需要有膽略、學識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機遇只偏愛那些為事業的成功作了最充分準備的人,換句話說,只有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東風才顯得珍貴和富有價值。因此,我們不要在那裏等待機會,而是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使自己具備相應的足以勝任的資格。在長期艱苦準備的基礎上,壹旦抓住機遇,就可以如魚得水,幹出壹番大的事業。

任何事業,特別是大的事業的成功,都可能遇到風險,遭受挫折。壹旦遇到挫折,我們決不能把眼前當永遠,把暫時當永恒。不少人的失敗都源於此,自以為壹次失敗了,就永遠會失敗,壹次成功了,會永遠壹帆風順。遇到挫折,我們也不要埋怨。有的人,老是埋怨,埋怨社會,埋怨領導,埋怨父母,壹輩子下來,背著埋怨兩個字走向墳墓,累得要死,壹事無成。永遠保持積極向上、樂觀的生活態度,是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