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有效教學反思的基本特征

有效教學反思的基本特征

有效教學反思的基本特征如下:

1、實踐性。

無論教學效果怎樣,都可進行反復實驗。且這種實驗表現了壹定的自覺性。不斷進行教學反思,不僅是教師個人的思想需要、成長需要,而且是壹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精神產品的再生

2、反思性。

“反”就是反反復復、正反結合。教師能立足自我之外,對自己實踐情境和經驗作多角度、多層面及正反兩面的思考。也可打破常規進行反常思考、逆向思考。

3、超越性。

教師要進行反思,就必須超越自我,敢於質疑自己,正視自己的弱點和不足,並尋找解決的良方,從而達到不斷地發展自己的目的。反思是壹種手段。反思可催人奮進。存在問題須整改發現問題則深思,找到經驗就升華。教學反思的真諦就在於:教師要敢於懷疑自己,敢於和善於突破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

4、個性化。

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身自覺地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反觀自照,屬於“個人奮鬥”。或晨起望藍天,或燈下靜夜思,或課後尋不足,或掩卷研究時,這些教學反思活動都具有別人不可替代的個性化特征,它有助於教師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知識拓展:教學反思的涵義

何謂“反思”?概而言之,反思,即教師以自己的實踐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動、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中小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依據,通過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與強化,或給予否定與修正,從而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效能和素質的過程。

美國學者波斯納(G.J.Posner)十分簡潔地提出了教師成長的規律:“經驗+反思=成長”,並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教師如果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其發展將大受限制。

從中可見,教學反思也就是指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全面的、深入的、冷靜的思考和總結,以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