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計算機網絡ping命令實驗報告

計算機網絡ping命令實驗報告

計算機網絡ping命令實驗報告如下:

實驗目的:

(1)掌握ping命令及常用參數的用法。

實驗器材:

壹臺連網的Windows操作系統的PC機。

實驗內容:

使用ping命令及各常用參數去ping壹些站點,觀察並分析結果。

實驗結果(附數據和圖表):

(1)Ping;www.163.com。

在Windows中,ping命令發送4個ICMP回送請求,每32字節,正常會受到4個回應。

(2)Ping-n8?;www.163.com:該命令可以測試發送8個數據包。

(3)ping-t?;www.163.com:該命令會壹直運行,直到“Ctrl+C”結束。

(4)ping-l5600-n2?;www.163.com:該命令設置回送請求個數為2,數據包的大小為5600字節。

(5)Ping-i3?;www.163.com:該命令設置ICMP請求報文中的TTL值為3,這個值在每經過壹個路由器時會被減壹,當被減小到壹時,路由器會將該分組丟棄,造成超時。

(6)ping-n1-r 7?;www.163.com:該命令設置發送1個請求分組,最多記錄7個路由節點。

實驗結果分析及結論:

lTTL值指明該IP分組可以經過的最大的路由器數量。

l最長、最短及平均往返時延,時延越短,說明連通越好。

l當TTL值太小時,可能會出現本來網絡是通的,但由於TTL值耗盡而導致的超時現象。

實驗心得體會和建議:

Ping命令是最常用的命令,特別是在組網中,是基於ICMP協議。

用來測試站點之間是否可達,若可達,則進壹步判斷雙方的通信質量,包括穩定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