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李密辭官報祖母讀後感

李密辭官報祖母讀後感

壹腔摯孝訴衷腸

讀“陳情表”有感

雖然時隔了千年之久,再讀“陳情表”,李密當時那種矛盾兩難的境遇卻仿佛仍舊歷歷在目,那種毅然決然盡孝的拳拳之心依舊讓人感懷不已。

違背皇帝意旨,固辭而不就職在古代是逆君大罪。李密為侍祖母劉,敢冒隕首之險,上“陳情表”於晉武帝本已是兇多吉少,而“陳情表”全篇更是沒有編造冠冕堂皇的理由,沒有添加矯揉造作的粉飾,也沒有隱瞞侍母之心。李密絲毫不怕龍顏大怒,絲毫不懼悖君之罪,把自己所想所感和盤托出。但也正是這種真情實感的流露,才打動了晉武帝,使他赦免了李密且加刺封賞。

  “陳情表”全文400余字,字字如金。無壹字之多余,無壹言之贅述。祖母的恩情,州司的催逼,對名節的淡薄,對皇帝的忠心,環環相扣,言之鑿鑿。祖母的病情始終貫穿其中,卻絲毫不顯拖沓。

文章第壹段,李密寫他自小的悲傷,無人可親近的痛苦,而祖母則是唯壹照顧他,把他撫養長大的人。“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突顯了作者的孤單無援,我們或許無法想象,當壹個人連可侍養的人都沒有時會是壹種怎樣的悲哀。因此,如今,當祖母韶華不再,只能病臥床塌之時,侍奉祖母就成了他必盡的責任。

第二段寫朝廷多次封官於李密,而他以祖母臥床以辭,然詔書已下,催逼不斷。幾欲赴命,然祖母病情加劇,是以陷入兩難之境。作者表達出了自己兩難的鬥爭,壹面是盡孝道,壹面是盡忠,孰舍孰留,依次擺開來好似讓皇上也來做個評判。

在第三段,李密筆鋒壹轉,開始寫自己不矜名節,至微至陋,這實是指漢朝人才濟濟不缺李密壹人。而“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臣”乃祖母唯壹可依靠之人,“臣無祖母,亦無以至今日。”況且,“聖朝以孝治天下”,若棄祖母而去,天理難容。

最後壹段中,作者表明了對皇朝的忠心,並非不想報效,而是有不得已之苦衷。且闡述了自己進退維谷的境地:祖母不得不守護,皇命不得不遵守,兩難之下,兩相對比,“陳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烏鴉尚知反哺,況乎人哉。若能侍奉祖母劉,密“生當隕首,死當結草。”拳拳之心,溢於言表。怎能不讓人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