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沒有什麽東西可編織同心,煙靄幻作花兒卻不能修剪。
出自:李賀[唐代詩人]《蘇小小墓》.
原文: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
釋義:墓地蘭花上凝聚的露珠,宛如她悲傷的淚眼。再沒有編織同心結的東西,墓地上的繁花更不堪修剪。芳草猶如她的席墊,松樹猶如她的車蓋。
清風作為她的衣衫,碧玉作為她的玉佩。生前乘坐的油壁車,傍晚時準在壹旁等待。森冷翠綠的磷火,殷勤相隨,閃著光彩。她走了,在西陵之下,只有風挾雨,呼呼地吹。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蘇小小是六朝時南齊錢塘(今浙江杭州)的著名歌妓。她容顏秀麗,舉止端莊,風度翩翩,且聰穎敏慧,信口吐辭,皆成佳句,壹時公卿權貴皆爭奔之門下,名重壹方。然而她生命短暫,僅活了二十歲,就離開了人世。
死後葬於錢塘江畔的西陵(今杭州錢塘江西)之下。關於蘇小小的傳說頗多。李紳在《真娘墓》詩序中說:“嘉興縣前有吳妓人蘇小小墓,風雨之夕,或聞其上有歌吹之音。”後來竟成為文學故事人物。此詩是作者聯想蘇小小生前其人,和死後之鬼所寫的壹首既是寫鬼又是寫人的詩篇。
李賀的“鬼”詩,總***只有十來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壹。李賀通過寫“鬼”來寫人,寫現實生活中人的感情。這些“鬼”,“雖為異類,情亦猶人”,絕不是那些讓人談而色變的惡物。《蘇小小墓》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壹篇。
李賀的這首詩以蘇小小的故事為題材,寫幽靈形象和幽冥境界。全詩由景起興,通過壹派淒迷的景象和豐富的聯想,刻畫出飄飄忽忽、若隱若現的蘇小小鬼魂形象。詩中寄寓著詩人獨特的身世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