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壹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
壹、嚴格要求自己,做學生學習的表率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我在多年的教師崗位中發現,教師的壹言壹行的確能深深影響著學生。教師的舉止言談、道德修養、處事方法、性格愛好,都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小學階段的孩子,年齡小,沒有很強的是非觀念,模仿能力特別強,所以他們往往把教師當作自己的學習楷模。正是在這種模仿與影響的過程中,他們的性格、愛好、品質、修養等也在逐步形成。教師對學生的這種影響甚至是終身的。正如教育家加裏寧所說的:“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壹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因此,教師更應在學生面前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嚴格地要求自己,註意自己的壹言壹行,註意自己工作態度和方法,給學生做個好榜樣,用自己良好的行為規範和師德修養去教育感染學生,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和修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培養自己的工作熱情,用積極的態度去工作 許許多多成功人士的經驗告訴我們:成功取決於積極主動的心態。而教師的積極情緒、主動心態更是身心健康的壹種內驅力,能促使我們積極向上,不斷進取。不僅如此,教師的良好心態還能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影響,促進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最終達成教育教學目標,並形成良性循環。反之,如果教師做事懶散,處世消極,那麽,勢必會使祖國的花朵耷拉著腦袋,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壯成長。
如今,由於社會對教師更高的要求,教師自身工作任務的繁重,工作壓力的加大,使很多教師產生了對工作的厭煩情緒,對工作的熱情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工作的質量,也不利於學生的發展與成長。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認識到這種現狀對教師自身發展、對學生成長的不利,要學會克服自己工作中的困難,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學任務,實現教師價值與學生成長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