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線和昏線的概念是由黑夜進入白天的分界線,叫做晨線;由白天進入黑夜的分界線,叫做昏線。
晨昏線
晨昏線即晨昏圈,是指地球上晝半球和夜半球之間的分界線,是地球的大圓圈。春秋二分,全球晝夜等長;冬夏二至,它同經線交角最大,全球晝夜長短差值最大,由於大氣折光作用和太陽視半徑的存在,它實際上比大圈略小。
晨昏線指地球上迎著太陽的晝半球與背著太陽的夜半球之間的分界線,也稱晨昏圈。晨昏圈把它所通過的緯線圈分成晝弧和夜弧,晝弧與夜弧的長短可表示該緯線圈晝夜長短的狀況。
由於地球不停地以1個太陽日為周期的自轉,晨昏圈在地面上不斷地移動,其周期也為1個太陽日(24小時),從而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公轉過程中各緯線圈上晝弧與夜弧的長度不斷地發生變化,從而產生了晝夜長短的變化。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圈,但由於大氣的散射作用等,在日出以前和日沒以後天空仍較明亮,因此它實際上要比大圈略小些。
知識拓展:
由於地球是壹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所以同壹時間裏,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壹半。向著太陽的半球是白天(晝半球),背著太陽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圈)叫晨昏線(圈)。它是由晨線和昏線組成。其中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從白晝變為黑夜的界限是昏線,從黑夜變為白晝的界限是晨線。
在日照圖上,晨線和昏線的判斷方法,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判斷: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過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線是昏線,由夜半球過渡到晝半球的分界線是晨線。
根據晝夜半球判斷:位於晝半球西部邊緣與夜半球的分界線為晨線,位於晝半球東部邊緣與夜半球的分界線為昏線。赤道上地方時為6時的是晨線,18時是昏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