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梁武帝和順治帝都當過和尚。
1、梁武帝
蕭衍是南北朝時期梁朝的開國皇帝。他在位初期虛心納諫、選賢任能,是個勤政的好皇帝。但是,在為後期卻篤信佛教,不僅吃齋念佛、清心寡欲,而且廣建寺廟,甚至夢想著有朝壹日脫下黃袍,當個和尚。
普通八年(公元527年)三月八日,蕭衍第壹次在京城建康最大的佛寺同泰寺舍身出家。然而,國不可壹日無君。在眾大臣的勸諫下,他只當了三天的和尚,就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寺廟。
2、順治帝
順治帝福臨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第九子,是清王朝第三任皇帝。他6歲即位,在攝政王多爾袞的陰影下,當了7年的傀儡皇帝,直到順治八年(1651年)正月才開始親政。
福臨掌管朝政後,革新吏治,重用漢官;鼓勵墾荒,發展農業;采用安撫政策,平定內亂。在他的治理下,清軍入關之初的混亂局面逐漸穩定下來。
然而,福臨的感情生活並不順利。前兩任皇後都是政治婚姻的結合,他很不滿意。而他唯獨寵愛董鄂妃,卻遭到孝莊皇太後強烈反對。
福臨內心苦悶,開始對佛教產生了興趣。順治十四年(1657年),他召見了海會寺的憨璞和尚,兩人相談甚歡。兩年後,在他的多次邀請下,名僧玉林琇進京面聖。福臨封他“大覺禪師”,並請他為自己取了個法名“行癡”。
此後,福臨越來越癡迷佛法,並多次向玉林琇表達想要出家的意願,但他又擔心孝莊皇太後對自己掛念,才壹直沒有剃度為僧。順治十七年(1660年),董鄂妃不幸病逝,福臨萬念俱灰,再次決定出家為僧,並命令玉林琇的弟子茆溪森為他凈發。
孝莊皇太後得知這件事後,勃然大怒,派人把玉林琇召回京城,讓他嚴加管教自己的弟子。玉林琇當即命人架起柴堆,要燒死茆溪森。福臨無奈,只好放棄了出家的念頭,茆溪森才免於壹死。三個月後,順治帝福臨駕崩,年僅24歲。
成為皇帝前為保全性命,壹度出家為僧的皇帝
李忱是唐憲宗李純的第十三子,他的母親地位低微,只是郭貴妃的壹名侍女。李忱從小沈默寡言、不善言辭,備受歧視,有人甚至稱他是“傻子”。
據韋昭度的《讀皇室運尋》和令孤澄的《貞陵遺事》記載,唐武宗李炎即位後,擔心李忱深藏不漏,會對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脅。於是,他派了四名宦官抓捕李忱,將其暴打壹頓後,扔到了宮廁裏。
仇公武來到宮廁,從糞坑將垂死的李忱打撈上來,然後用糞土蓋在他的身上,偷偷地運出了宮。從此,李忱隱姓埋名,壹路逃到了浙江鹽官,在安國寺落發為僧,法名瓊俊。
會昌六年(公元846年),唐武宗去世。李忱在宦官仇公武、馬元贄等人簇擁下,登基稱帝,是為唐宣宗。李忱即位後壹改癡傻的常態,他虛懷納諫、選賢任能、開疆擴土,開創了“大中之治”,被譽為“小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