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資深研究經濟學十幾年,可以說得上是半個專家了吧?在此僅僅說說說我的看法。
無論曼昆還是克魯格曼的,都是老外寫的經濟學教材。好處是妳可以輕易看得懂,壞處是他們繞半天彎沒有重點,沒有恰到好處的總結。
所以我給樓主的建議,
1.如果妳想認真學習經濟學,強烈建議購買國內教授的經典教材。十年前我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現在才可謂感同身受。老外寫的書,即便妳能理解,也根本無法應對國內的答題邏輯和考察內涵。
舉個例子,吉芬品,老外會壹句話寫“約翰收入少了,反而買土豆買多了,這種情況叫吉芬品”。妳會很感謝他解釋清楚了,但我們的考試不會這麽簡單,因為但凡吉芬品的考試都是跟收入彈性和價格彈性有關。
僅僅看老外的教材,妳根本無法確認自己是否認清楚了吉芬品的實質。國內教授的,比如高鴻業老師的,講解全面又清楚;高教版厲以寧的也重點推薦下,屬於中級經濟學的水準,數理不少。
2.如果妳僅僅想了解壹下,那麽可能老外寫的好些,可讀性強,哪壹本都無所謂。不同的學者的教材會編入他們自己的核心思想,曼昆偏新凱恩斯,克魯格曼偏國際經濟學和經濟地理,斯蒂格利茨偏信息經濟學,薩繆爾森則是新古典綜合。但作為入門讀物,核心部分是***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