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是散文的壹種。即隨手筆錄,不拘壹格。
隨筆怎麽寫:
隨筆的妙處並不在於題目,而在於個性的魅力。 隨筆自然要寫出某種“有意思”的東西,某種可供人嗅察、聽到、看見、感知、想象、思考的東西。但是最根本的壹點是,作者必須有自己的看法,這看法又必須在他自己的心靈中自然形成。
隨筆的內容或思想必須經過獨自的理解,對其妙味有所感悟,並把它富有情趣地表達出來,這也不必遵循什麽特定的規則。文學本來不外是生活中某種事物的反映,人類某種表達習慣的再現。
隨筆的例文:
人的生命形態主要由許許多多細小的瑣事組成,驚險奇特,英烈悲壯,可遇而不可求,是生活的非常態。平平凡凡,尋尋常常,隨處皆是,是生活的常態。
只有那些註目尋常瑣事,並在其中能感發出無盡趣味來的人,他的心境必不至枯澀,他的心泉必不至幹涸,而壹旦弄筆寫作便自然容易找到感覺,墜入境界,放任自由。
隨筆的分類:
記敘性隨筆:
記敘性隨筆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的片斷或作者的偶然經歷,基本內容是敘事寫人。隨筆的主旨是寫情見性,它的抒寫往往融入作者的主觀感受,有時直截了當說出,有時是隱藏在文字背後;它描寫的往往是人人類似經歷的平凡小事。
議論性隨筆:
這類隨筆又叫“隨感”或“雜感”。所謂“隨”,有隨手記下而非刻意為文之義;所謂“雜”,是指內容廣泛,包羅萬象,大至社會問題、人生哲理,小至身邊瑣事,風花雪月,鳥蟲寵物,校園風情,學習心得,書籍品評,親人友人,無可不寫。
說明性隨筆:
黎先耀寫人和自然關系的隨筆《天之驕子》,著筆於形態各異的自然景觀,表達自己熱愛大自然的情趣,著力加強人們的生態意識。因此,說明性隨筆不同於純粹的說明文,它看重的是事物中的意趣,帶有鑒賞的性質,有時則借物抒懷,另有寄托。
模山範水,往往以片斷的文字,把大自然的千姿百態準確形象地描繪出來。練習這類隨筆,要以精細而敏銳的觀察力,捕捉到事物特色的生命,筆調輕靈,不刻意為文。正如王國維所說的那樣:“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