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賊眉鼠眼、投鼠忌器、首鼠兩端、鼠目寸光、梧鼠之技、貊鄉鼠壤
牛:牛郎織女、庖丁解牛、汗牛充棟、牛頭馬面、對牛彈琴、目無全牛
虎:臥虎藏龍、三人成虎、龍爭虎鬥、狐假虎威、龍虎風雲、龍潭虎穴
兔:守株待兔、狡兔三窟、兔死狐悲、兔死狗烹、動如脫兔、見兔顧犬
龍:臥虎藏龍、龍生九子、葉公好龍、龍馬精神、龍爭虎鬥、龍鳳呈祥
蛇:畫蛇添足、杯弓蛇影、虛與委蛇、牛鬼蛇神、筆走龍蛇、虎頭蛇尾
馬:塞翁失馬、千軍萬馬、青梅竹馬、龍馬精神、金戈鐵馬、聲色犬馬
羊:亡羊補牢、歧路亡羊、牽羊擔酒、羚羊掛角、問羊知馬、羊腸小道
猴:沐猴而冠、猴年馬月、殺雞儆猴、尖嘴猴腮、殺雞嚇猴、殺雞駭猴
雞:聞雞起舞、牝雞司晨、鶴立雞群、雞鳴狗盜、雞犬不寧、呆若木雞
狗:白雲蒼狗、狗尾續貂、蠅營狗茍、阿貓阿狗、兔死狗烹、雞鳴狗盜
豬:牧豬奴戲、豬朋狗友、豬突豨勇、豬卑狗險、指豬罵狗、泥豬疥狗
順手牽羊
2. 十二生肖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大全1.蛟龍戲水
2.三人成虎
3.龍章鳳函
4.效犬馬力
5.龜龍麟鳳
6.打死老虎
7.甕裏醯雞
8.引虎拒狼
9.戎馬生涯
10.駑馬十舍
十二生肖
1.基本信息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湖北雲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早在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2.文獻考證
1975 年12 月,湖北雲夢睡虎地發掘出兩批秦代竹簡,其中有關“盜者”的內容:
“子,鼠也,盜者銳口,稀須,……醜,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寅,虎也,盜者狀,希須 ,面有黑焉。卯,兔也,盜者大面頭。辰,盜者男子,青赤色……巳,蟲也 ,盜者長而黑蛇目。午,鹿也,盜者長頸小哘,其身不全。……未,馬也,盜者長須耳。申,環也,盜者圓面……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
上述與今天生肖次第基本相同,但辰未寫生肖;午對鹿;未對馬;戌對老羊。
3.起源介紹
古文獻記載未解決十二生肖的文化源頭,古今學者對此眾說紛紜。
(1)星宿說
古人將黃道與赤道附近的恒星分為“ 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也分別代表壹種動物。古代將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屬生肖,生肖與二十八星宿存在對應關系。 明代大學士 王鏊認為,二十八種動物配屬二十八星宿,並“以七曜統之”,成“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 清代李長卿在《松霞館贅言》認為,二十八宿配動物“即前十二屬加壹倍者也“,“亢金龍,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龍類也”,體現十二生肖為基礎湊齊二十八種星宿動物。 但該說難免有附會,二八星宿配動物的記載要晚於十二生肖。
(2)歲星說
木星十二年運行壹周天,從木星位置可確定年度支序。《 玉函山房輯佚書》認為每十二年,“三歲穰,三歲毀,三歲康,三歲旱”,另說是“天下六歲壹穰,六歲壹康,幾十二歲壹饑”。 植物興衰和動物生活環境存在周期,食草動物(鼠、牛、馬、羊)和肉食雜食動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條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當年生長旺盛的動物,從而形成生肖動物,以此推定動物興衰與木星年有關,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統壹。
3. 十二生肖的四字成語大全龍生九子、
牛郎織女、
塞翁失馬、
亡羊補牢、
千軍萬馬、
守株待兔、
畫蛇添足、
青梅竹馬、
龍馬精神、
三人成虎、
金戈鐵馬、
庖丁解牛、
汗牛充棟、
龍爭虎鬥、
杯弓蛇影、
聞雞起舞、
龍鳳呈祥、
馬踏飛燕、
狐假虎威、
天馬行空、
飛龍在天、
白雲蒼狗、
萬馬奔騰、
老馬識途、
蛛絲馬跡、
龍飛鳳舞、
心猿意馬、
狗尾續貂、
虛與委蛇、
亢龍有悔
4. 關於十二生肖的四字成語大全鼠目寸光 老鼠過街 目光如鼠 投鼠忌器 賊眉鼠眼
羞以牛後 犀牛望月 亡羊得牛 敲牛宰馬 庖丁解牛 牛鬼蛇神
捉虎擒蛟 照貓畫虎 雲龍風虎 虎視眈眈
兔死狗烹 守株待兔 狡兔三窟 烏飛兔走
直搗黃龍 雲起龍驤 魚龍混雜 龍爭虎鬥
虛與委蛇 蛇蠍心腸 蛇頭鼠眼 畫蛇添足
馬首是瞻 壹馬當先 人仰馬翻 懸崖勒馬
羊入虎群 亡羊補牢 歧路亡羊 虎入羊群
尖嘴猴腮 沐猴而冠
雞犬升天 聞雞起舞 淮南雞犬 呆若木雞
犬牙盤石 雞犬不寧 兔死狗烹 喪家之狗
豬狗不如 狗彘不若 冷水燙豬
5. 十二生肖的四字成語十二生肖的四字成語壹、鼠 鼠目寸光 鼠牙雀角 鼠竊狗盜 鼠腹雞腸 投鼠忌器 首鼠兩端 貓鼠同眠 梧鼠之技 十鼠同穴 兩鼠鬥穴 窮鼠嚙貍 偃鼠飲河 抱頭鼠竄 獐頭鼠目 蟲臂鼠肝 過街老鼠 羅雀掘鼠 城狐社鼠 孤雛腐鼠 膽小如鼠 二、牛 牛刀小試 牛鼎烹雞 牛鬼蛇神 牛驥同皂 牛刀割雞 牛角掛書 牛頭馬面 九牛壹毛 土牛木馬 對牛彈琴 木牛流馬 老牛破車 老牛舐犢 汗牛充棟 如牛負重 吳牛喘月 泥牛入海 童牛角馬 問牛知馬 蝸行牛步 鯨吸牛飲 目無全牛 賣劍買牛 三、虎 虎背熊腰 虎踞龍盤 虎口逃生 虎視眈眈 虎頭蛇尾 虎落平川 虎口拔牙 虎入羊群 與虎謀皮 為虎作倀 為虎傅翼 如虎添翼 兩虎相鬥 放虎歸山 畫虎成狗 養虎遺患 調虎離山 談虎色變 騎虎難下 暴虎馮河 繡虎雕龍 餓虎撲羊 抱虎枕蛟 羊入虎口 熊據虎跱 鯨吞虎噬 燕頷虎頸 狼吞虎咽 狐假虎威 三人成虎 投畀豺虎 照貓畫虎 雲龍風虎 乳狗噬虎 四、兔 兔起鳧舉 兔起鶻落 兔絲燕麥 兔死狗烹 兔死狐悲 見兔放鷹 見兔顧犬 狡兔三窟 龜毛兔角 烏飛兔走 守株待兔 五、龍 龍飛鳳舞 龍肝豹胎 龍肝鳳髓 龍馬精神 龍蟠鳳逸 龍蛇飛動 龍蛇混雜 龍騰虎躍 龍潭虎穴 龍驤虎步 龍驤虎視 龍行虎步 龍吟虎嘯 龍躍鳳鳴 龍爭虎鬥 龍駒鳳雛 龍章鳳姿 壹龍壹蛇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64623832 壹龍壹豬 土龍芻狗 生龍活虎 來龍去脈 畫龍點睛 魚龍混雜 降龍伏虎 活龍活現 屠龍之技 群龍無首 攀龍附鳳 乘龍快婿 成龍配套 魚龍變化 雲龍風虎 元龍高臥 筆走龍蛇 驥子龍文 魚質龍文 老態龍鐘 雲起龍驤 葉公好龍 藥店飛龍 望子成龍 麟鳳龜龍 痛飲黃龍 直搗黃龍 炮鳳烹龍 六、蛇 畫蛇添足 驚蛇入草 握蛇騎虎 佛口蛇心 杯弓蛇影 打草驚蛇 封豕長蛇 春蚓秋蛇 虛與委蛇 七、馬 馬不停蹄 馬齒徒增 馬到成功 馬革裹屍 馬工枚速 馬首是瞻 馬壯人強 馬馬虎虎 壹馬平川 壹馬當先 萬馬齊喑 萬馬奔騰 天馬行空 五馬分屍 仗馬寒蟬 老馬識途 汗馬功勞 走馬觀花 飲馬投錢 快馬加鞭 金馬玉堂 駟馬難追 信馬由韁 秣馬厲兵 倚馬可待 盤馬彎弓 騎馬找馬 走馬上任 大馬金刀 兵強馬壯 人仰馬翻 人困馬乏 人歡馬叫 車水馬龍 車殆馬煩 兵荒馬亂 蛛絲馬跡 千軍萬馬 風檣陣馬 烏焉成馬 招兵買馬 非驢非馬 金戈鐵馬 單槍匹馬 盲人瞎馬 指鹿為馬 輕裘肥馬 素車白馬 害群之馬 懸崖勒馬 塞翁失馬 弊車羸馬 八、羊 羊腸小道 羊狠狼貪 羊質虎皮 羊落虎口 亡羊補牢 亡羊得牛 羚羊掛角 如狼牧羊 歧路亡羊 順手牽羊 九、猴 沐猴而冠 尖嘴猴腮 殺雞嚇猴 十、雞 雞蟲得失 雞飛蛋打 雞嗚而起 雞零狗碎 雞毛蒜皮 嗚鳴狗盜 雞犬不留 雞犬不寧 雞犬不驚 雞犬升天 雞犬桑麻 雞不及鳳 雞骨支床 雞屍牛從 雞鶩爭食 山雞舞鏡 牝雞司晨 聞雞起舞 偷雞摸狗 家雞野雉 鶴發雞皮 鶴立雞群 小肚雞腸 味如雞肋 陶犬瓦雞 呆若木雞 殺雞取卵 殺雞為黍 十壹、狗 狗急跳墻 狗尾續貂 狗血噴頭 狗仗人勢 狗彘不若 狗拿耗子 狗皮膏藥 狗頭軍師 乳狗噬虎 蠅營狗茍 狼心狗肺 狐朋狗友 狗盜鼠竊 行同狗彘 飛鷹走狗 鬥雞走狗 打落水狗 狗馬之心 白雲蒼拘 十二、豬 牧豬奴戲 冷水燙豬 豬仔國會 豬仔議員 豬朋狗友 豬頭三牲 泥豬瓦狗 泥豬疥狗 泥豬癩狗 指豬罵狗。
6. 帶生肖的四字詞語龍飛鳳舞 龍爭虎鬥 龍馬精神 龍騰虎躍 虎虎生威 狐假虎威走馬章臺 投鼠忌器 進退首鼠 走馬觀花 鼠竄蜂逝 膽小如鼠 對牛彈琴 殺雞嚇猴 如狼似虎 守株待兔 狗急跳墻 葉公好龍 畫蛇添足 呆若木雞 人仰馬翻 順手牽羊 鼠目寸光 鼠牙雀角 鼠竊狗盜 鼠腹雞腸 牛刀小試 牛鼎烹雞 牛鬼蛇神 牛驥同皂 牛刀割雞 牛角掛書 牛頭馬面 九牛壹毛 土牛木馬 對牛彈琴 木牛流馬老牛破車 老牛舐犢 汗牛充棟 如牛負重 吳牛喘月 泥牛入海 童牛角馬 問牛知馬 蝸行牛步 鯨吸牛飲 目無全牛 賣劍買牛 虎背熊腰 兔起鳧舉 兔起鶻落 兔絲燕麥 兔死狗烹 兔死狐悲 見兔放鷹 見兔顧犬 狡兔三窟 龜毛兔角 烏飛兔走 守株待兔 畫蛇添足 驚蛇入草 握蛇騎虎 佛口蛇心 杯弓蛇影 打草驚蛇 封豕長蛇 春蚓秋蛇 虛與委蛇 馬不停蹄 馬齒徒增 馬到成功 馬革裹屍 馬工枚速 馬首是瞻 馬壯人強 馬馬虎虎 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