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求超高難度鋼琴曲,越多越好,跪求。。。。。。。

求超高難度鋼琴曲,越多越好,跪求。。。。。。。

世界10大難曲:

NO.1 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

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表現了最堅毅的俄羅斯精神與最強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瑪尼諾夫是用鋼鐵和莧金鑄成的,鋼鐵是他的手臂,黃金是他的心靈。”這正是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最珍貴之處。

拉赫瑪尼諾夫本人作為鋼琴獨奏者在紐約首演時,曾把自己這首協奏曲戲稱為“大象之作”,比喻其龐大與沈重。壹位著名的音樂學者也曾形容演奏壹次“拉三”在體力上的付出等於“鏟十噸煤”,其難度可見壹斑。澳大利亞的音樂家傳記影片《閃亮的風采》描寫過鋼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導致精神崩潰,我們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瑪尼諾夫說,能把這首鋼琴協奏曲演繹好的只有霍洛維茨。

NO.2 李斯特的《帕格尼尼大練習 鐘》

《鐘》這首樂曲又譯成《康派涅拉》,是李斯特根據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調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的主題改變的鋼琴獨奏曲。

《鐘》用回旋曲式寫成,主題每次出現都變換壹種新的演奏手法,充分發揮鋼琴演奏的技巧。李斯特改編的《鐘》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協奏曲《鐘》篇幅要短,由於主題多次出現,給人印象很深刻。《鐘》這首樂曲是鋼琴家們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出的曲目,因為,它可以充分表現出演奏家的高超技巧。

當然,我們的李雲迪和朗朗也曾在演奏會上彈過此首樂曲。

NO.3 裏姆斯基-柯薩科夫的《野蜂飛舞》

《野蜂飛舞》是首世界名曲,生動地表達出大黃蜂振翅疾飛的情景。作曲者和演奏家用音樂將野蜂飛舞的情景表現得那麽傳神逼真。野蜂在人們眼中是個討厭而可怕的東西,看見野蜂就躲得遠遠的,生怕被它們所傷。自從接觸到《野蜂飛舞》這曲子後,聽著聽著......覺得仿佛在頭頂上方和耳旁,不斷盤旋的“嗡嗡”聲特別悅耳,眼前壹幅群蜂亂舞的可愛景象,可謂別具壹格,百聽不厭!

NO.4 拉威爾的《水妖》

拉威爾,為法國著名印象派作曲家。他的作品大致上都有細致精巧的風格。《加斯巴之夜》***由三首曲子組成,第壹首為《水妖》,其後為《絞刑臺》和《史卡柏》。這首作品的靈感來自布裏諾(Ch. Brugnot)之詩,內容描述壹愛上凡人的水妖精,如泣如訴的悲戀故事。

整首曲子極具技巧性,用透明而繁復的音樂來詮釋水精靈哀怨的愛情,相當傳神深刻。

NO.5 李斯特《唐璜的回憶》

李斯特根據莫紮特歌劇《唐璜》改編的鋼琴曲《唐璜的回憶》是李斯特眾多改編曲中的精粹,技術之艱深,場面之宏大,在原作的豐富表情上制造出驚人的氣勢。

莫紮特的歌劇《唐璜》本來長約兩個半小時,被李斯特改編後,成了簡短的鋼琴曲。鋼琴曲沒有刪除歌劇中的壹個音符,整首曲子無論是節奏還是技巧,都是難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憶》被稱為是最難的鋼琴曲之壹,鮮少有人彈奏。

NO.6 巴拉基耶夫的《伊斯拉美》

巴拉基耶夫是壹位出色的鋼琴演奏家,他彈琴都是憑記憶,從不看譜。他創作了壹套技巧性很高的鋼琴作品,最著名者,就是這首《伊斯拉美》。這首《伊斯拉美》作於1869年由尼古拉·魯賓斯坦首演。這是壹首極難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區采風的產物,這部作品的副標題為“東方幻想曲”。其正主題是高加索達開斯坦地區勒斯基人的壹種舞曲,第二主題(仿佛是壹個中段)則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聽壹個歌劇演員演唱的壹首歌曲的旋律。這首作品三段體:先是主奏,表達主題;然後是中段,奏出充滿感情的小行板;然後結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題,尾奏是十分狂熱性的激烈的急板。因為其極高的難度,許多鋼琴家把它當作壹個挑戰。

NO.7 麥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英國作曲家麥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創作出來的“EnglishCountry-Tunes”鋼琴曲。這首號稱是全世界最難演奏的鋼琴曲,琴譜上有時壹個小節裏就擠進三百個音符,彈奏的時候手指頭和手肘都要用......俄羅斯女鋼琴家絲羅克蘭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這首曲目。

NO.8 貝利尼《諾瑪的回憶》

意大利歌劇作曲家文森佐· 貝利尼在《諾瑪》中鋪陳出華麗而渾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強烈對比的劇情張力,展現愛情、仇恨與寬恕的角力,更提早壹個半世紀預告了女性主義的到來。

網友們可在那震撼人心的旋律中感受其演奏的難度!

NO.9 伊薩克·阿爾貝尼茲《伊比利亞》

著名的《伊比利亞》,壹部由12首鋼琴作品所組成的組曲,***四卷。這部作品有著豐富的內涵以及復雜的作曲技巧,它們是西班牙民族音樂(特別是安達路西亞音樂)與歐洲印象派以及浪漫樂派音樂所交織成的復合體。

NO.10 《壹根煙》

大部分的人乍壹看到這首鋼琴曲目壹定會很疑惑的,那麽請您欣賞壹下意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托雷所拍攝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電影中,從不吸煙的1900從馬克斯要過壹根煙,他以震撼人心的鋼琴演奏技巧使在場的所有人目瞪口呆,琴鍵在飛舞,曲終,他將未點燃的香煙放在琴沿上,香煙竟然被彈的灼熱的琴弦點燃了。這時,如夢初醒的聽眾才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大家欣賞到主人公的精彩演奏之後,壹定不會質疑這首鋼琴曲的難度的。

音樂家創作的源泉來自於生活,來自於對人性的深刻理解。有洞察世事的滄桑就才會有流芳百世的不朽作品,在給我們帶來音樂享受的時候,也讓我們在音樂的旋律中感受音樂家的內心世界。而同時,只有超脫世俗,才能擁有壹顆空靈的心,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從而創造獨有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