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人生隨想

人生隨想

孔子對人生有壹段精彩的規劃:“吾十五有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不逾距”。這是古聖先賢對人生智慧的提煉概括,也是最短的人生傳記。不覺我已進入知天命之年,不覺蒼顏華發欲滿頭,不覺“白發催人老,青陽逼歲除。”不覺時光的流水如此悠悠,人事無常,世事滄桑,生命苦短,而路卻難走,為此我們該如何面對呢? 蘇東坡在《晁錯論》這篇文章中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應有堅忍不拔之誌。”也就是說壹個人想成就大事業,要具備兩個條件:壹是超世之才;二是堅忍不拔之誌。其實生活中普通人多,平凡人多,做為世間的凡夫俗子,都要面對生活,面對憂愁,面對不如意,人生壹世,不如意者有八九,如意者只有壹二。那麽又該如何面對八九不如意呢? 首先要把憂愁煩惱當作磨礪心誌之學校。正如梁啟超先生說:“人之生也,與憂患俱來,茍不爾,則從古聖哲,可以不出世矣。種種煩惱,皆為我練心之助;種種危險,皆為我練膽之助;隨處皆我之學校也。我正患無就學之地,而時時有此天造地設之學堂以餉之,不亦幸乎!我輩遇煩惱遇危險時,作如是觀,未有不灑然自得者。”因此之故,在磨礪中懷揣堅定不移的意誌;在磨礪中修煉自信從容的獨特魅力;在磨礪中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 其次,笑對逆境和挫折。梁啟超先生說:“凡辦事必有阻力,其事小者,其阻力亦小;其事愈大,其阻力亦愈大。阻力者乃由天然,非由人事也。故我輩唯當察阻力之來而排之,不可畏阻力之來而避之。譬之江河,千裏入海,曲折奔赴,遇有沙石則俠之而下,遇有山陵則繞越而行,要之必以至海為究竟。辦事遇阻力者,當作如是觀,至誠所感,金石為開,何阻力之有焉!茍畏而避之,則終無壹事可辦而已,何也?天下固無阻力之事也。”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壹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再次,要有自己的精神坐標。也就說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因此,人要有自己的精神偶像。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就像文天祥所說的:“昔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人生在世,形體會死亡,但精神會永駐。也就是說人生理學意義上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人可怕的不在物質的貧困,而在於精神的潦倒。人活在世上最主要的是精氣神。生命的真正本質卻在於蘊藏在身體內的思想、人格、精神及其魅力。思想、人格、精神及其魅力是無限,是超越時空的。是可以長存世間的。人為希望而活著,這個希望既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對於現代人來說,精神的坐標尤為重要。否則人就會像無源之水,無根之木,無花之草,是水中月,是鏡中花,是浮萍,沒有長久的生機和活力。 對於我來說,精神的世界裏有壹個長久的坐標——蘇軾。為什麽把蘇軾作為自己的精神坐標呢?原因有五: 壹是蘇軾是藝術全才。東坡先生宋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更是後來中國人最為傾慕的精神偶像。東坡先生不僅是各種文化的筆墨,更是中國文化的崇高代表。 二是東坡先生迷人的人格魅力。東坡先生偉大的人格對比中國其他文人表現得更加鮮明和突出,尤其在他的生活和文章裏顯露的更為充分。東坡先生的高尚可以鼓舞仁人誌士,東坡先生的美麗可以陶冶文人墨客,東坡先生的靈性可以滋潤山川大地,東坡先生的智慧可以滋養黎民百姓。 三是東坡先生的文章如精金美玉,文理自然,姿態橫生。若行雲流水般地帶給人無限的快樂。文學上萬古不朽的美名,還是在於文學所給予讀者的快樂上,在於精神上取悅於人的聲韻、感情、風格而已。蘇東坡最快樂就是寫作之時。壹天,蘇東坡寫信給朋友說:“我壹生之至樂在執筆為文之時,心中錯綜復雜之情思,我筆皆可暢達之。我自謂人生之樂,未有過於此者也。”蘇東坡的文字使當代人的感受,亦復如此。作者在自由創作時,能自得其樂,讀者閱讀時,也覺愉悅歡喜,文學存在人間也就大有道理了。 四是正如學貫中西的大師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之中的經典評價說:“蘇東坡是壹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五是東坡先生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深深地感染了我。他的壹生可用四個字概括——跌宕起伏。因為豐富的人生經歷和閱歷,使他人生就像自己詩中所言:“人生到處知何似,便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計復東西。”看待人生能入乎其內,所以他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又能出乎其外,所以他又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多角度看人生多樣性,以壹顆平常心淡看榮辱得失,花開花落。因此之故,用壹句概括就是用微笑、樂觀、曠達的態度面對人生中的壹切逆境、挫折和苦難。這是東坡先生歷經磨難得出的人生哲學,也是老莊人生哲學的生動詮釋。 所以他在《定風波》小詞中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在今天這樣壹個為名為利苦匆匆的時代,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在這個浮躁、功利的時代,可能大多數人都會經歷諸多不如意,無疑東坡先生就是我們笑對人生風雨和社會風雨最好的壹面鏡子。他告訴我們的人生感觸、感悟和感慨能夠療治現代人的心理疾病。東坡先生的人生智慧可以使我們更好得笑對生活,笑對人生,笑對社會,擁有內心的寧靜和安詳、淡定和從容,擁有壹份蔚藍的星空。 人們往往認為,幸福是欲望的滿足。其實幸福不是取決於壹個人有什麽,而是往往取決於壹個人沒有什麽。名聲、地位、財富、權勢對有些人而言比自己的命都重要。實際上安心比安身更重要。沒有我們壹般人所不能摒棄的庸俗之心、趨利之心、得失之心、榮辱之心——壹句話,那壹切使我們大不起來的“小”之心。其實人生壹切榮華富貴都不過是過眼雲煙,轉瞬即逝。富貴於我如浮雲。大抵心安即是家,此心安處是吾鄉。人生在世,但求心安。心安是家,心安是福。這才是內心寧靜、安詳之本,這才是安身立命之本,這才是幸福之本。 (責任編輯: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