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祈求壹家的福壽康寧,許多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壹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漢族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所以,中國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手裏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壘。東漢應劭的《風俗通》 中引《黃帝書》說:上古的時候,有神荼郁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壹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餵老虎。 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郁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壹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郁壟,俗謂門神。”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卻不是神荼、郁壘,而是古代的壹個勇士叫做成慶的。在班固的《漢書·廣川 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西遊記》中敘述就更加詳細於:徑河龍王為了和壹個算蔔先生打賭,結果犯廠夭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征為監斬官。徑河龍王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便宣召魏征與之對奕。沒想到魏征下著下著, 打了壹個脯兒,就魂靈升天,將龍王斬了。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將秦叔寶貴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壹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於門上。後代人相沿下來,於是,這兩員大將便成為千家萬戶的守門神了。在今天潮汕壹些舊式門樓的兩扇大門上,我們還可以見到神茶、郁壘或者兩員雄赳赳的戰將,形象似乎壹樣,但是仔細觀察,其中壹位手執鋼鞭,另壹位手執鐵鐧。執鞭者是尉遲敬德,執鐧者是秦瓊。 門神是誰?又是怎樣沿革的呢? 門神是神,自然來源於神話。由於時代和地區的不同,門神的形式和內容又有極大的差異。門神到底是誰,說法紛紜。 《山海經》中記載說,在滄海中有壹座山,叫度朔山,山上有壹棵大桃樹,樹的支幹屈蟠3000裏,在支幹的東北方向叫鬼門,是眾鬼出入的地方。這裏有二個專門管鬼的神人,壹個叫神荼,壹個叫郁壘,他們見到惡鬼就用葦索綁起來餵老虎。《風俗通義·祀典》引《黃帝書》說神荼和郁壘是同胞兄弟。《國策·齊策》中記載說二神的名字是?與和郁雷。 與上述神話大同小異的故事,記載於晉代郭璞的《玄中記》中。只有山名桃都山,山上有壹只天雞,專領雞鳴。下邊有二個神,左邊的叫隆,右邊的叫舕,專除惡鬼。有關這類記載的還有蔡邕的《獨斷》,張衡的《東京賦》、陳元靚的《歲時廣記》等。 受上述神話的影響,人們每逢過年時,用桃木梗刻成二個人形象立在門旁,也有的把公雞毛和葦索緶在壹起,用以守門鎮宅。後來就用兩塊桃木板,寫上二位神靈的名字,這就是桃符的來源。再往後,用紙畫兩個人,貼在門旁,就成了門神了。
武門神中流傳最廣的是秦瓊、尉遲恭,二人大約元代以後,才祀之為門神。這二位都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大將,兩人在戰場上立下了大功,是真實的人物。這兩人如何就成為“門神”了呢?明朝的小說《西遊記》和清朝的《隋唐演義》,用講故事的方式,講述了兩位大將“轉型”為門神的過程:“由於唐太宗李世民早年降瓦崗、掃竇建德、鎮杜伏威等起義軍,其間殺人無數。既位後,身體極差,夜間夢寐不寧,多做惡夢,常見崇魔在寢殿內外拋磚扔瓦、鬼魅呼叫,李世民懼之,告訴群臣,然宮內殿外上下都全然不知,僅唐太宗李世民壹君有感而日夜恐懼。月余後,太宗終受不住惡鬼的折磨,召眾將群臣商議,眾將提出讓元帥秦瓊與大將軍尉遲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衛門於宮門兩旁,是夜,果然無事。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瓊,尉遲恭二將日夜辛勞,於是請畫師把他們的像畫下來,貼在門上,充當門神,左邊的叫門丞,右邊的叫戶尉。”此後,民間平民上行下效,效仿帝王請將守門做法,遂將二將永做門神而使他們在民間得以成為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普及性最強。在歷史上秦瓊與尉遲敬德這二位大將如同其他有功大臣壹樣的確曾經被太宗皇帝下詔繪制成圖像,只不過沒有像神話故事裏那樣將二位封為門神張貼在宮門,而是作為功臣畫像被珍藏於唐代專門存放有功之臣畫像的淩煙閣中。
宋代的汴梁城內王公府第所貼門神是外來神,畫的是佛教中四大天王的番像。南宋時,印刷術有了進步,那時所制的門神又變成了傳說中專門吃鬼的鐘馗。據說因為唐玄宗做夢,見到大鬼吃掉了來偷香囊和玉笛的小鬼。問大鬼的名字,說叫鐘馗。醒後,命畫師吳道子按夢中形象畫出來,代為門神。 明清以來更是五花八門,如河南的門神據說是三國中的趙雲和馬超。陜西的門神是孫臏和龐涓,甚至有小說中的金鏢黃三太和盜九龍杯的楊香武。河北冀中壹帶貼上演義中的薛仁貴和蓋蘇文來保衛家門,也有貼西羌猛將馬超、馬岱父子二人的。清朝乾隆年間,開始出現以門童代替門神的現象。所謂門童,實際上是楊柳青印制的年畫罷了。 北京人貼門神,大多沿用唐太宗時傳下來的秦叔寶和尉遲恭,俗稱白臉兒、黑臉兒。這是二張木刻板畫像,身穿甲胄,威武莊嚴。兩張像貼在沒有門心的大門上。二位神靈雖是北京人的家宅六神之壹,卻每年無嘗地為該家服務,因為北京人從來不給門神上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