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口號大全 - 1234567簡譜記憶口訣是什麽?

1234567簡譜記憶口訣是什麽?

1、1——do(哆)

2、2——re(來)

3、3——mi(米)

4、4——fa(發)

5、5——sol(索)

6、6——la(拉)

7、7——si(西)

哆、瑞、咪、發、索、拉、西將自然大調式中的七個基本音級分別唱作do、re、mi、fa、sol、la、si(或ti)。七個固定音節的唱名方法產生於11世紀,由意大利音樂家圭多發明。他采用自己編配的壹首贊美詩每壹行歌詞的第壹個音節作唱名,沿用至今。

自然七聲音階其音程組織是每個八度之內有5處全音,分成兩個壹串和3個壹串,兩串之間以半音隔開。

擴展資料

數字簡譜的雛形初見於16世紀的歐洲,那時有壹個天主教的修道士名為蘇埃蒂;他用1、2、3、4、5、6、7來代表七個音來寫譜教歌,爾後寫了壹本小冊子名為《學習素歌和音樂的新方法》,那時西方人極註重發明創造和版權等個人成績,才被記載入史冊。

18世紀時法國人,名盧梭;1742年在法國巴黎向科學院宣讀了壹篇論文《音樂新符號建議書》再提這“數字簡譜”。18世紀中葉此後,又有壹批法國的音樂家、醫生、數學家等把“數字簡譜”加以整理,完善。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興起“新式學堂”,其中的“學堂樂歌”課直接效法日本的音樂教育,也沿襲了日本使用簡譜的做法。在許多中小學裏開設唱歌課。當時的唱歌教材,以我國音樂教師填詞的日本歌曲居多,其中五線譜,也有簡譜。

我國的許多音樂家在創作樂曲時,記錄最初的創作樂思,多習慣使用書寫方便的簡譜。聶耳創作《義勇軍進行曲》、冼星海創作《黃河大合唱》時,他們的初稿也都是用簡譜來記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