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口號大全 - 北京大學平民學校的歷史傳統

北京大學平民學校的歷史傳統

1920年,蔡元培校長在北京大學五壹紀念大會上發表了題為《神聖的勞動》的熱情洋溢的演講。他提出“任何以自己的勞動使他人受益的事業,無論用的是體力還是腦力,都是勞動”,並強調“勞動者應當自尊,不應羨慕其他不勞而獲的寄生蟲”。這種思想和口號體現了對勞動群眾的熱愛,意味著五四文人對民間力量的重新認識和定位。蔡老師並沒有把“神聖勞動”的思想停留在抽象的教條上,而是用實踐和行為生動地詮釋了這壹思想。1918年,在蔡老師的大力倡導下,北大創辦了“校夜班”,為在北大工作的工人提供深造的機會。隨後,在他的啟發和支持下,以鄧中夏、廖為核心的北大學生團體成立了“平民學校”和“平民教育講座小組”,以“增進平民知識,喚起平民自覺之心”為宗旨,積極推動北大人為平民服務,充分體現了開放包容的學術精神。

80多年後,北京大學繼承了蔡“神聖勞動”的真諦和精神,重新創辦了“北大平民學校”,以使大學教育跨越藩籬,通過知識傳播造福更多人,感受大學的人文氣息,促進新時代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展。北大平民學校的重新創辦,源於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的“農民工繼續教育與培訓”研究項目。本項目是北京大學研究團隊(項目負責人:丁小豪、嶽長軍)和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學院(項目負責人:李明華)合作完成的。旨在探索壹種實用、友好、公平的教育模式,通過實驗為農民工提供繼續教育培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