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號:為藝術而藝術
特點:追求暗示而非陳述,感官享受,象征手法的廣泛應用,追求事物之間的聯系——即探索詞匯、色彩、音樂之間的內在聯系。
代表人物:濟慈、雪萊、戈蒂埃(又譯高蒂)、王爾德、比亞茲利。
代表人物:奧斯卡·王爾德
代表作品:戲劇《莎樂美》和小說《杜連格勒的肖像》(也拍成電影)。
目前很多流行的青春文學中經常出現的“唯美主義”的說法,其實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唯美主義文學。但也吸收了唯美主義的壹些特點,註重語言的復雜性,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細膩復雜地描述或分析事物或情感。“青春純文學”的作者很多都傾向於唯美頹廢,用消極病態的文字傳達頹廢的青春情緒,冒充或被讀者冠以“唯美文學”的名號。這種寫法在《少男少女》《煙火》等雜誌上比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