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先秦( )家的最後壹位代表人物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代表人物,同早於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荀子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但人類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以趨吉避兇。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認識論方面,他認為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首先要通過感覺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觸,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有樸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針對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後王”,主張應該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去施政,要選賢能,明賞罰,兼用“禮”“法”“術”實行統治。他的許多思想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問題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主張性惡論,認為後天環境可以改善人的惡的本性,所以他主張“明禮義而化之”。他很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教育功能的重要。